把检察文化“软实力”变成推动检察工作的“硬支撑”,是检察机关开展检察文化建设的根本所在。我院自2008年开展检察文化建设以来,干警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队伍素质大幅提升,各项业务工作成绩斐然,人民群众执法满意度逐年攀升,连续四年在全市检察机关历次年终考评中名列前茅,连续四届保持了省级“文明单位”称号,被省院授予“全省基层‘四化’建设示范院”、被省委表彰为“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被高检院表彰为“全国先进基层检察院”,实现了西华检察事业的历史性跨越。
一、以健全的体制设计夯实基础
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任务,不断增强文化“软实力”,充分发挥检察文化弘扬正气,凝聚检魂,传播知识,提升素能,营造和谐环境和精神家园的社会功能,我院党组决定以检察文化引领导队伍素质提升,促进业务工作发展,提升检察形象,提高执法满意度。
调整文化领导体制。成立了由检察长担任组长的和谐检察文化建设领导组、检察文化建设办公室、兴趣小组,形成了由院党组领导,政治处指导,检察文化建设办公室、书法绘画摄影等兴趣小组以及工、青、妇负责具体实施,其他部门协同配合的齐抓共建的良好格局。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出台了《西华县人民检察院和谐检察文化建设意见》,建立健全了学习讨论、检查评比、督查通报、奖惩、保障等一系列整齐配套的规章制度,确保检察文化建设顺利实施。
深入学习提高认识。开展检察文化建设意义“大学习大讨论”,让干警坚信开展检察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树立坚定的信念和必胜的信心,进一步增强干警自觉参与检察文化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以明确的工作思路精心谋划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我院开展检察文化建设,就是想通过改变自身所处的自然环境、工作环境和不适合时代和工作要求的行为方式,启迪内心世界,日学日新,日思日进,增强干警不断成长的内在动力,丰富精神生活,提升工作能力,规范执法行为,推动工作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进而升华信仰追求。
创新建设理念。提出了“和而求是”、“自明省内,释明和外;守中于心,用中于民”的建设理念。“和而求是”的建设理念,要求我们做到致和当求是,求是促和谐;以自律求自明,以释明促外和,以忠诚报党恩,以公正慰黎民;做到尊重检察文化建设规律,盯着引领队伍素质提升下功夫,盯着团队和谐做文章,盯着事业发展用心思,潜移默化求深入,循序渐进求发展,既不能急功近利,亦不能附庸风雅;要切切实实地让文化建设提升队伍素质,服务工作发展。
确立目标原则。作为基层检察院,开展检察文化建设不能肆意而为,拚凑模仿。要使检察干警的情感认同、理论认同和实践认同符合十七届六中全会党中央提出的理论观点,符合高检院关于检察文化建设的重要部署。为此,我院结合实际确立了“职业信仰进一步坚定、职业精神进一步弘扬、职业行为进一步规范、职业素能进一步提高、职业形象进一步塑造、职业公信进一步提升”的建设目标和“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人为本,统筹兼顾;领导带头,全员参与;因地制宜,继承创新”的建设原则。
明确思路重点。目标和原则是方向,是动力。循着工作目标,对照工作职责,我们明确了“建设检察理念文化,增强内动力;建设检察环境文化,增强凝聚力;建设检察机制文化,增强执行力;建设检察行为文化,增强公信力;建设检察党建文化,增强服务力;建设检察廉政文化,增强免疫力;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感召力”的建设思路和“强化职业形象建设、法律监督能力建设、执法规范化建设、作风和廉政建设、职业形象建设”的建设重点。
三、以扎实的文化措施稳步推进
贴近人民群众。基层检察机关通过法律监督来为人民服务,为人民群众主持正义,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与和谐稳定保驾护航。因此,检察人员必须要树立群众意识和服务意识。针对少数干警群众意识和服务意识不够强的实际,我们提炼出诸如“我的权力观:权力就是责任;我的地位观:地位就是胸怀;我的利益观:利益就是眼光;我的大局观:大家比我大;我的政绩观:政声人去后;我的服务观:民意闲谈间;好思路:从群众中来;好机制:到群众中去;好形象:在群众中树”等120个哲理短文发至院局域网上供干警学习讨论和交流,并以辅导讲课、演讲、辩论、知识竞赛等形式逐步渗透,目前,对我们提出的这些理念,干警们几乎人人都能脱口而出,干警的群众意识和服务意识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很大提升。
贴近干警思想。思想是行动的指南,我们通过检察文化建设来不断净化干警思想,陶冶干警灵魂,规范干警行为,进而凝聚精神,汇聚力量,提升工作效率,塑造良好形象。针对部分干警工作标准不高,得过且过,极少数干警工作效率不高,八小时以外不注意自身形象,甚至有特权思想的实际,我们有意识地撰写并提炼出诸如“做本色人:无逢场作戏之苦;说根心语:无自圆其说之累;干近情事:无背民悖理之忧;不找借口:境界不可低:把工作当事业者可敬:标准不可降:把工作当职业者可悲;公心不可失:把工作当副业者可耻;谦虚点:谦虚更能清醒;检点点:检点提升信誉;低调点:谁都有所不能”等60条感悟,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制作成宣传版面,置放于院文化活动广场,干警耳濡目染,思想在环境熏陶中得到升华,行为在无声教化中得到校正和规范。当地群众反映:检察院的人素质就是不一样,没有一点架子。
贴近实际工作。针对一些群众对政法机关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陈旧认识,我们设计了开放式大门,彰显我们对人民群众的敬畏之情和为民、便民、利民的思想。针对部门工作性质,我们制作了适合其工作特点的宣传版面,悬挂在其办公室门前走廊两侧,让干警们在出入办公室的举手投足之间就能受到教育和感染。比如,在控申门前,我们悬挂了诸如“控告:不是‘添乱子’:不是‘找茬子’;上访:不是‘捅娄子’”等教育版面,在反贪局、反渎局门前悬挂了诸如“反特权思想:别让人民寒心;反霸道作风:别让百姓骂娘;反雷人官话:别让群众憎恶”等教育版面,在批捕、公诉部门门前悬挂诸如“重事实:夯实公正的基础:重证据:掌控公正的关键:重程序:守护公正的保障”等特色教育版面。这对规范干警执法行为,提升办案质量,确保办案安全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在此基础上,我们逐步创立了一系列促使工作效率提高,推动工作上台阶的机制。一是创立“司法警察办案协作机制”,较好地解决部门办案相互协调配合的问题;二是创立“书面答复信访人”机制,实现了连续五年涉检进京上访零纪录;三是创立“检委会在线审议”机制,有效推进了检委会决策的民主化、规范化、信息化。四是创立“下访帮扶刑事案件当事人机制”,充分发挥检察机关党员干部做涉案群众工作的职能优势,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从根本上解决联系群众不经常,服务群众不到位的问题,实现了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实现了检察工作、党建工作和群众工作的有机结合。
几年来的检察文化建设,使我们进一步坚信检察文化建设对检察事业的巨大推动作用。路慢慢其修远兮,我们要以更加谦虚谨慎的态度,更加坚定的意志和信念,浇灌出更加灿烂绚丽的检察文化之花。
(作者单位:河南省西华县人民检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