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责过程中衍生的法律文化。检察文化包含硬件和软件两方面:硬件是检察机关的“形”,有检徽、标识、办公办案设施及环境等物质表现;软件是检察机关的“魂”,即检察官群体在长期的检察实践中形成的共同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是蕴含了检察官群体的精神追求、理念意识、技能修养、行为方式的检察职业涵养、职业气质和职业氛围。检察文化建设应依托硬件建设,但更要致力于软件建设,着力提升检察机关的软实力。
一、坚持以文塑魂,培养崇高精神品质
坚持文化育检,就是要紧紧依托检察职能,不断增强观念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管理文化和物质文化建设,培育精神、培育人才、培育机制、培育形象。紧紧围绕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检察工作主题,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以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核心,以提升检察队伍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塑造检察官职业形象为目标,以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主题教育和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为载体,全面推进检察文化建设,着力提升队伍的整体素质。
坚持文化育检,还要不断深入挖掘和宣传模范人物与先进事迹,以先进典型的感召力推进检察精神文化,塑造怀化检察之魂。通过挖掘、培养、树立体现怀化检察精神的先进典型,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引导全市检察人员学先进,使先进典型的优秀理念凝炼成怀化检察事业发展的内在精神,形成强大的感召力。2011年,怀化在全市检察系统评选出的10位“检察模范人物”和10件“检察特色工作”,对“怀德化人、崇法守正、砥砺自强、创新致远”十六字怀化检察精神和“博学求是、尚法为公”的八字院训作出了具体形象诠释,发挥了良好的宣传效果和带动作用。要不断深化、总结、提炼文化建设经验,有条件的汇编出版成书,以文化为载体,将检察文化宝贵精神财富承载起来,转化为激励全体检察干警奋发向上、勇创业绩的精神动力。要结合主题教育进行思想引导,不断丰富检察文化的精神内核。通过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检察职业道德与社会公德教育、廉洁从检教育等教育活动,引导检察人员形成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指导下的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核心价值观,树立争创先进、创新超越的精神风貌。
二、坚持以文育能,提升法律监督能力
要深入开展“创建学习型检察院,争当学习型检察官”活动。明确提出“向学习要素质,向素质要战斗力”的口号,营造一种“人人勤于学习,全员开发潜能,个个勇于超越”的浓厚、紧迫的学习氛围,引导全体检察人员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树立终身学习理念。要建立学习组织网络,以“创建学习型班子”为目标,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党组中心组学习、检委会集体学习、领导干部述学评学等制度,院领导带头学习;以“创建学习型科室”为目标,成立各部门学习小组,由分管检察长包科室抓学习;以“争当学习型检察官”为目标,培养、造就自觉学习、善于思考、勤奋实践、严格自律且具有个体能力特点的检察人员。要发挥检察学会学术研究的桥梁作用,提高检察理论研究水平。要建立学习阵地,搭建好学习的“硬平台”,建好图书和电子阅览室,购置书籍资料、配备图书管理员,建好内部计算机局域网和三级专线网络系统,便于电子信息资源共享;要注重“软平台”建设,办好怀化检察内刊,做好相关司法解释与法律法规制度的汇编,为干警学习法律知识提供素材。坚持开展“品一本好书,提高文化品位,增强综合素质”的读书活动,精选干警优秀文章汇编成书,推行全员考试、考核制度,促进学习成果转化,积极营造“书香满院”环境,形成“人人读书,以书养志”的浓厚氛围。
要抓好学历教育,改善检察队伍文化结构。制定《自学成才奖励办法》,对自学获得本科文凭或硕士学位的干警给予一定奖励。对参加学历教育和司法考试的干警,要给机会、给时间、给待遇,积极同有关高校联系就学渠道,在不影响工作的情况下,尽量给予参学人员短期脱产集中学习时间。
要开展岗位培训,提高检察人员工作能力。根据业务工作和特殊岗位需要制定培训规划,分别开展领导素能培训、业务素能培训和任职资格培训等。通过参加上级院组织的各类轮训班,突出抓领导干部和业务骨干的培训;坚持以考促学,定期组织检察业务基本知识和法律理论考试;开展岗位练兵活动,根据各业务部门职能特点,通过开展“优秀公诉人”、“模拟法庭论辩赛”、“侦查得失谈”等活动,有针对性进行岗位技能培训;强化“一专多能”的培养,开展管理知识、电脑操作等培训;推行定期轮岗制,为干警熟悉自侦、刑检、综合等多项检察业务提供机会,培养复合型检察人才。
三、以文树形,增强检察执法公信力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政法机关的执法能力集中体现在执法公信力上。执法公信力来源于严格、公正、文明执法,来源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良好形象”。树立执法公信力是提高法律监督权威的有效途径。检察机关只有提高执法公信力,才能获得来自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积极评价,才能为检察机关营造良好的执法环境,才能真正树立宪法和法律的权威。
要注重行为文化。行为文化是检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检察干警良好品德和修养的外在表现。要通过大力加强“忠诚、公正、清廉、文明”的职业道德教育,培养检察人员良好的职业品性和职业操守。要加强检察礼仪规范培训,教育引导检察人员时刻注意自身行为对检察机关和检察事业的影响,促进执法行为、接待礼仪行为和日常社交行为规范化,维护检察官的良好形象。办公场所要卫生整洁,车辆要停放有序;文书卷宗要摆放整齐,案结卷成;窗口建设要推行首问责任制,落实文明接待的具体措施,推广文明用语,对来访群众要热情礼貌,言语和蔼;在办公时间和执法活动中,要着装规范,仪表端庄,举止稳重;八小时以外,不参加有损检察官形象的各种活动,举止文明,行为检点。
要注重环境文化。环境文化是检察文化的重要载体,优美、和谐、健康、充满活力的环境,会让人心情舒畅,积极向上。要把环境文化作为建设检察文化的基础性工程,按照科学合理、舒适优美、庄重威严的标准有计划分步骤地加以建设,使无形的文化思想有形化,既发挥环境对干警思想情操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提高文化品味,又能凸现检察精神风貌,展示检察良好形象。基础设施建设,要体现检察特色文化,在不同区域分别布置文化墙、文化长廊、浮雕、版牌、书画摄影作品等,营造出浓厚的文化氛围。
要注重舆论环境。检察机关和检察官的形象是检察文化建设成果的综合表现。良好的检察文化,不仅会在检察机关内部发挥作用,还会通过各种渠道对社会产生影响,从而对赢取社会各界对检察工作的理解支持,对树立检察形象都将发挥积极引导作用。要充分利用多种媒体平台,通过举办新闻发布会、开辟媒体宣传栏目、设立检察网站等方式,及时宣传检察职能与工作成果,利用媒体舆论的正确引导,树立检察机关良好形象。同时要高度重视涉检网络舆情工作,注重通过网络等新兴媒体了解人民群众对检察执法办案的新期待、新要求,收集、分析网民对检察工作的意见与建议。特别是对群众不满意的地方,要充分尊重民意,妥善解决,及时反馈。要通过发挥检察文化的感染作用,积极搭建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平台,架起检察工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桥梁。
检察文化建设是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是促进检察工作发展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检察机关要抓住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机遇,大力实施“文化育检、文化兴检”战略,进一步强化检察文化的导向、激励、约束、优化、辐射等功能,以先进文化理念引导人,以高尚的文化精神鼓舞人,以浓厚的文化氛围塑造人,努力提升检察队伍素质,不断推动怀化检察科学跨越发展。
(作者单位:湖南省怀化市人民检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