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一个民族绵延生息的血脉根基,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定》,吹响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号角。文化建设在教育人、培养人、鼓舞人、塑造人上,具有无法比拟的感召力和凝聚力。检察文化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一部分,是检察队伍建设的灵魂,是全体检察人员的精神家园,是检察事业创新发展的力量源泉。检察机关要充分认识加强检察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充分发挥检察文化在引领向上、促进和谐、凝聚力量、激励斗志、陶冶情操等方面的功能作用,着力提升检察队伍素质,推动检察工作科学发展。
一、着力加强道德文化建设,引导干警自觉遵守道德规范
道德是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是做人、做事的根本和灵魂。德国哲学家康德曾经说过:“世界上有两件东西能够深深地震撼人的心灵,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准则,另一件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有什么样的道德品质,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之路。只有不断地加强道德修养,我们才能在处理纷繁复杂的社会关系中,把握准绳,有所遵循,才能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始终保持理智、清醒、高尚、圣洁。道德是个广义概念,但有很具体的表现和标准。
一要遵守社会公德,肩负起社会责任。社会犹如一个大家庭,只有全体社会成员的广泛参与,并在参与过程中不断自我教育、自我规范、自我约束、自我控制,才能实现社会和谐、人心和善、人际和顺。检察机关不仅承担着打击刑事犯罪、查办职务犯罪的社会重任,同时还承担着捍卫法律尊严、维护公平正义的职责使命。检察干警在执法办案和社会交往中的一言一行,不仅反映个人的敬业精神、专业素质和道德修养,而且关系到人民群众对检察队伍整体形象的主观认知,影响着社会公众对法治的敬仰、对公平正义的信心。所以,我们在道德要求上,就必须标准更高些、约束更严些。大力提倡谦虚谨慎,反对骄傲蛮横,不以检察机关权重自居;大力提倡平等待人,反对特权思想;大力提倡勤俭节约,反对奢侈享乐。在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相结合的社会建设中,不仅首先要做个好公民,还要为人民群众做出道德表率。
二要坚守职业道德,肩负起工作责任。职业道德是所有从业人员在其职务活动中必须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在执法办案过程中,面对来自人情、金钱等各方面的影响,检察官要坚守忠诚、公正、清廉、文明的检察官职业道德,体现诚实守信、办事公道、一身正气、清正廉洁、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良好职业素养、职业信念和职业品德,最根本的就是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始终坚持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切实做到党在心中、人民在心中、法律在心中、正义在心中。在履行法律监督职责中,要处事以公,处事以理,处事以诚,处事以信,处事以真,要淡泊名利、慎思笃行、恪尽职守、爱岗敬业,在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进程中,做一个好的法治建设者、法律捍卫者。
三要固守家庭美德,肩负起家庭责任。私德连着公德,家德折射公德。家庭美德是道德的根基,没有良好的家庭美德就难以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更难形成良好的社会公德。私德不修、家德不举,在权力、金钱、美色等诱惑面前,就会犯错误、栽跟头。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有句名言:“心若改变,你的态度跟着改变;态度改变,你的习惯跟着改变;习惯改变,你的性格跟着改变;性格改变,你的人生跟着改变。”家庭和谐幸福是我们干好工作的前提,更是清正廉洁的保障。遵守家庭美德,就是要肩负起家庭责任,建设和谐家庭,保持家庭幸福。道德没有法律的强制性,更多的是依靠人们行为自觉,只要我们始终坚持用健康向上、正义纯洁的道德观念引导,始终坚持加强自我养成、历练提升,就能保持品行端正,家庭幸福,事业成功。
二、着力加强思想文化建设,引导干警自觉提升综合素质
思想文化建设是应对挑战、经受考验、防范危险的必然选择。当今社会,意识形态异常活跃,文化差异相互交错。要始终坚定检察工作的政治方向,必须牢牢抓住思想文化建设这个根本,强化思想引领,永葆先进本色,使理想信念、宗旨意识、工作作风、工作能力,适应发展要求,紧跟时代步伐。
一要不断加强学习教育。学习是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培育精神境界的重要途径。加强检察文化建设,必须把学习放在首位,坚持在学习中更新知识、在学习中转变观念,在学习中提高本领。要学习先进理论,深入开展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重点解决好是与非、公与私、真与假、虚与实方面存在的问题,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政治观点、法学观点的侵蚀,在各种风险风浪面前经受住考验,促进检察队伍忠诚、为民、公正、廉洁;深入开展光荣传统教育,大力弘扬和传承以“爱国、创业、求实、奉献”为核心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秉持“三老四严”的优良传统。要学习科学文化,组织干警学习政治经济、历史法律等社会科学,通过学习开阔视野、增长学识、提高本领。要深入开展“创业、创新、创优”活动,着力破满、破难、破旧,努力求新、求变、求进。通过学机制、学方法,确保各项工作科学有序、高效运行。通过引导、考核、奖励机制,鼓励干警个人创优争先。
二要抓好方法技能培训。以强化培训为手段,组织检察人员学规矩、学方法、学技能、学程序。对领导干部和中层干部,要加强谋划工作思路、抓管理、抓落实和处置突发事件能力的培训;对业务部门,要加强正确理解运用法律、审查判断证据、提高案件侦查能力的培训;对综合服务部门,要加强公文写作、沟通协调能力的培训。切实达到中层干部履行“一岗双责”能力的提高,干警个人工作技能、方法的提高。
三要完善育人用人机制。要站在全局高度,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做好管人、立人、用人工作。积极开展“抓管理、抓机制、抓案件、抓大事、抓保障”活动,通过量化考核,提高领导干部谋划工作思路、解决疑难问题,用制度管人、管事,靠机制运行实现工作重点、亮点,突破工作难点。加大干警队伍日常管理力度,建立党组成员值周制度,定期开展检查、抽查活动。加大新闻宣传和典型培养力度,以检察业务为中心,大力发掘先进典型事迹,带动全市检察工作创新发展。坚持绩效考核结果应用,根据工作数量、工作质量、工作难度和民主测评情况,通过双选双聘等方式,发现人才、使用人才。
三、着力加强管理文化建设,引导干警自觉激发工作潜能
要以文化的高度和视角,做好检察队伍的管理工作,既要体现工作要求,又要融入人文关怀,促进团结和谐。
一要强化目标管理。要把加强队伍建设与目标管理工作有机结合,让检察人员都感觉有目标、有担子、有贡献、有收获。根据上级院目标考核方案,加强对目标管理中的“短板”管理,做到定期研究、落实方法、促进提高。加快与基层院目标考评联网,完善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加大效能监察和行政问责。
二要强化绩效管理。要发挥计算机信息网络作用,推行全员网上跟踪记实考评。充分利用局域网这一信息平台,展现各部门、每位干警的工作业绩。强化工作流程网上监控、检查,对运行情况及时进行提示、督导、通报和总结。
三要注重亲情管理。认真落实从优待警、干警体检、困难和伤残干警救助等制度,让干警在单位之内、队伍之中,感受到浓浓的亲情。不断深化谈心交心制度,通过主动、平等、热情、尊重的交流,了解干警所思、所想,化解干警思想精神困惑,为干警带来更多精神关怀。
四、着力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引导干警自觉坚持为检清廉
具有检察特色的廉政文化是检察机关在履行法律监督职能中创造出来的检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检察机关保持队伍纯洁性的重要体现。
一要优化廉政文化建设环境。以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为载体,扎实开展党的纯洁性教育,引导检察人员守“三知”、怀“三心”、把“三度”、却“三情”,即:谨守知理、知惧、知止;常怀为民之心、公正之心、事业之心;把握好用权之度、交友之度、爱好之度;了却盛情、私情、人情。积极开展以“廉政”为主题的知识竞赛、演讲比赛、摄影、美术、书法展览等文化、艺术活动,使检察人员从中接受教育,陶冶情操,时刻警醒。充分发挥廉政文化建设先进集体和典型的带动、示范、辐射作用,不断增强检察人员清正廉洁意识,始终保持思想纯洁、作风纯洁。
二要突出廉政文化建设重点。深入推进检察机关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总结实践经验,健全长效机制。抓好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充分运用巡视、派员参加民主生活会、述职述廉、个人事项报告、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等措施,强化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的监督。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强化对职务犯罪案件侦查环节的监督。
三要完善廉政文化建设机制。严格执行中央有关政策法规和检察机关各项廉政工作纪律,着力构建“不愿为”的自律机制、“不能为”的防范机制、“不必为”的保障机制和“不敢为”的惩戒机制。强化对自侦案件侦查环节、重大决策和部署以及禁止性规定遵守情况的督察。完善内部监督与预防机制,加强风险排查和分级管理,使“风险点”变成“安全点”,促进队伍清廉高效。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大庆市人民检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