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学习检察史应该成为一种自觉
2018-05-23 10:24:00  来源:

  2月15日,“江阴杯”人民检察史知识竞赛颁奖仪式在京隆重举行,13个组织奖和200名个人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全部产生,标志着本次竞赛圆满落幕。

  由最高人民检察院政治部和检察日报社共同主办、江苏省江阴市检察院协办的这次竞赛活动,受到了社会广泛关注。自2011年12月8日到2012年1月15日,在近40天竞赛时间里,全国各地读者、网友踊跃参赛,认真答题,社会各界参与热情高涨,答题质量普遍较高,竞赛活动取得了良好社会效果。

  创新网络竞赛方式,参赛最多的网友答题219次

  如何结合网络时代特点,创新竞赛方式,有效激发社会各界的参赛热情,是竞赛主办方在筹备阶段就深入思考的问题。

  为组织好这次竞赛,主办方反复酝酿、精心制订竞赛方案,邀请专家拟定竞赛试题,组织技术人员自主开发竞赛软件。竞赛启动时,除了在报纸上刊登100道试题外,同时在正义网和全国检察机关内网开通竞赛网页。网络试题数量远远超出报纸100题的范围。同一网友可以多次参赛,每次自动生成不同的试卷,成绩及排名以本人最好一次成绩为准。竞赛系统按照参赛者成绩由高到低自动排名,实时动态公布前1000名参赛人员名单。成绩相同的,以竞赛系统记录的答卷提交时间为准进行排名,先提交的排名在先。

  也就是说,网友不仅每次答完题当时就能看到自己的成绩,如果成绩足够好的话,还能看到自己的排名。竞赛系统的这一设计,大大激发了网友的“斗志”:参赛网友人均答题超过3次,福建省尤溪国有林场的郑新华总共答题219次,创下了答题次数最多的纪录!

  “三大亮点”凸显社会各界参与热情

  据主办方介绍,此次竞赛活动呈现“三大亮点”。

  ——参赛人员覆盖面广,社会各界踊跃参与。据统计,参赛人员覆盖全国除港、澳、台外的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在参与答题的个人中,行业分布宽,年龄跨度大。报纸答题者中检察系统的参赛者超过90%,而网络答题者中只有20%来自检察系统,其他80%都是来自社会各行各业的网友,彰显出社会各界对人民检察史的学习热情、对检察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参赛态度认真,答题准确率较高。不少参赛者表示,竞赛试题还是有些难度的,如果不认真学习人民检察史,要取得好成绩是不可能的。让主办方欣慰的是,参赛者大都态度认真,答题准确率较高。据统计,比赛共有636人获得满分,80分以上的报纸答题部分占到88%、网络答题部分占到76%。可以说,竞赛有效推动了人民检察史的学习和普及。辽宁省庄河市检察院80岁的离休干部章性华专门来信说:“这100题是我戴着老花镜、拿着放大镜,日夜兼程完成的。离休20年来,我始终热爱检察工作,关心她的发展。这次参赛有很大的收获,也是我80岁时,应该学80年的检察史。”他最终取得了86分的好成绩。

  ——集体参与答题较多,组织奖竞争激烈。竞赛得到了全国各地检察机关的高度重视,他们以各种形式组织干警参赛。江苏省宿迁市检察院专门下发通知,组织其下辖的3个县院、2个区院和1个派驻监狱检察院共506名干警参赛;吉林省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检察院成立领导小组,全院88人有75人参赛;山西省屯留县检察院55名干警全部参赛……检察系统以外的不少单位也积极组织干部职工参赛,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山西省浑源县老干部活动中心共有92人,76人参赛;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首届职务犯罪侦查方向硕士研究生班31人全部参赛;福建省泉州市企联共有39人参赛,并取得了平均分满分的好成绩。

  所有这些,无不凸显出社会各界对这次竞赛的参与热情!

  颁奖仪式上畅谈学习心得和参赛收获

  这次检察史竞赛活动得到了广大参赛者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在颁奖仪式上,大家谈感想,说心得,聊体会,进一步明确了努力方向。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研究生王立楠作为参赛代表发言时说:“竞赛试题内容涵盖了自1931年瑞金工农检察建立以来,人民检察80年光辉历程中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法律法规、方针政策等,是我们学习人民检察制度不可多得的机会。整个竞赛活动参与下来,也确实达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包括我在内的同学们对人民检察的历史有了更为深入和深刻的认识,增长了知识,更加热爱人民检察事业。”

  “我市两级院506名干警参学、参赛率均达100%,形成了学检察历史、忆检察传统、扬检察精神的良好氛围。”江苏省宿迁市检察院这次获得了组织奖,该院检察长王鹏兴奋地谈起参赛收获:“这次竞赛给了我们一次全面系统学习人民检察史的机会,让我们更深入了解了检察机关的光荣传统,坚定了理想信念。可以说,学习检察史强化了我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与普通人相比,专家的思考无疑更深刻。“检察官是国家公职人员,比起普通公民负有对国家宪法更多的忠诚义务。这意味着:检察官要更加熟悉本国检察制度的历史文化,认同检察法治理念;更能感悟宪政精神,培养检察官职业伦理。而举办人民检察史知识竞赛,通过媒体的广泛宣传,选手的积极参与,受众的收听收看,对上述目标的实现具有非常显著的作用。”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副院长焦洪昌教授高度评价竞赛的成效。

  江苏省江阴市检察院协办了这次比赛,并在当地掀起了学习和参赛的高潮。该院检察长丁正红告诉记者:“我们将这次活动作为深化检务公开、扩大检察影响的一大契机,依托当地主要媒体和网站进行广泛宣传,迅速在全市掀起了解人民检察史、参与知识竞赛的热潮。通过此次活动,广大群众对人民检察发展史有了进一步了解,为全社会理解检察工作、支持检察工作、推动检察工作向更高层次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竞赛虽已结束,但学习永无止境。正如高检院副检察长孙谦在颁奖仪式上强调的:“读史应该成为一种习惯,学习应该成为一种自觉。各级检察机关要把学习检察史与开展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与牢固树立‘六观’、坚持‘六个有机统一’紧密结合起来,坚持宣传到位、部署到位,不断把学习人民检察史活动引向深入。”(本报北京2月15日电)

  编辑:施文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