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检察队伍软实力,推动检察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力量源泉。检察文化建设必须根植于检察实践,知行合一,内化为检察人员的气韵和共同愿景,外化于检察人员的追求和自觉行动,着力打造海南特色检察文化。
打造检察环境文化。检察环境文化是检察文化建设的基本前提。把检察文化融入检察生活,充分发挥其潜在的熏陶、引导和渗透功能,用先进的文化理念引领人,浓郁的文化氛围陶冶人,鲜活的艺术形式感染人,逐步提升检察队伍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品味。一是营造良好工作氛围。建设文化长廊,利用电子显示屏打出“每周格言”、“廉政对联”等与检察人员息息相关的信息,激励斗志;建立文体活动室、图书阅览室和荣誉展示室,为检察人员不断“充电”提供场所;在不同区域悬挂人生修养等名言警句和书画艺术作品,形成独具特色的检察文化,让人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文化气息,使干警们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文化的渲染,为检察文化建设营造一个优美、和谐、健康、充满活力的环境。二是加大宣传舆论氛围。要充分运用报刊、电视、广播、网络等各种舆论工具,积极开展对检察职能和检察工作的全方位宣传,大力宣传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责、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新成绩,大力宣传检察机关从严治检、加强队伍建设的新面貌,让人民群众充分了解检察机关,全力支持检察工作;进一步推进检务公开,不断提高检察工作的透明度,扩大检察机关的影响力,为检察事业的创新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打造检察理念文化。检察理念文化是检察文化建设的灵魂核心 。一是构建共同价值体系。以构建检察人员忠诚、为民、公正、廉洁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着力点,以“立检为公、执法为民”的执法观、“忠诚、公正、清廉、文明”的职业道德观为行为准则,将先进的文化理念融入思想教育之中,大力开展学习培训,用文化的力量去影响干警的思想、观念和道德,树立公正执法、廉洁从检的人格修养、道德水准和理想情操,促进干警执法理念的转变。二是构建实践检察主题精神的特色平台。深入开展形式新颖、内涵丰富、主题鲜明的教育活动,弘扬检察理念,铸造检察精神;组织书画、摄影、文艺表演、球类等活动,为广大检察人员展示才华提供平台,不断增强检察队伍文化底蕴,提升文化品位,用健康向上、寓教于乐的文体活动丰富干警的业余生活。
打造检察和谐文化。和谐文化是检察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崇尚和谐、追求和谐、实现和谐是当今时代的最强音。要把和谐理念、和谐精神融入检察工作,既要坚持“理性、平和、文明、规范”的执法理念,实现执法办案的法律效果和政治效果、社会效果的高度统一,而且要努力建设和谐机关,开展各种形式的和谐创建活动。一是要促进检察人员的内心和谐。自觉实践,防微杜渐,克已慎行,培养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引导检察人员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以和谐、平衡的心态干事业。二是要促进检察机关的内部和谐。要着力营造积极向上、乐于奉献、诚信友爱、和谐共事、廉洁自律的良好氛围,积极培育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形成上级关心下级,下级尊重上级,同事之间互相关心和信任的良好局面,不断增强检察机关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
打造检察管理文化。检察管理文化建设是检察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要坚持科学管理、民主管理、依法管理,运用有效资源有计划、有组织进行规范引导和控制,最大限度地激发干警的内在动力和主观能动性。一是注重制度为先。文化实质上是一种刻在心里的制度,检察文化对检察人员个体的思想、心理和行为具有规范作用,这种规范源于检察机关内部形成的文化氛围、行为准则、道德规范等无形的精神力量。具体来讲,就是必须建立严格公正的执法标准和行为标准,确保检察人员在行为上更加符合检察职业的各项要求。同时,通过完善自律机制和约束机制,实现以制度管人管事管物,形成良好的团队作风和群体意识,达到提高检察人员自律能力的目的。二是注重以人为本。在文化育检过程中,把人作为重要的、决定性的因素摆在首要位置,加强人文关怀,坚持从优待检,改善检察人员生活和工作质量条件。教育引导干警把个人的远大理想追求与脚踏实地干事创业相统一,对党、对人民负责和对自己负责相一致,从维护干警合情合理合法的需要、愿望、利益和价值取向出发,建立良性的选人用人机制,营造有利于干警发展的环境,使其潜力得以激活释放,智能优势得到充分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