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代表眼中的“检察民生清单”
2018-04-03 15:14:00  来源:

  2014年,全国检察机关坚决打击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犯罪,依法惩治侵害农民权益的犯罪,加大对食品药品、安全生产、环境资源等领域犯罪的打击力度,打击侵犯非公有制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合法权益的犯罪……2015年两会期间,本报记者走访8位全国人大代表,听他们讲述自己眼中的那份“沉甸甸”的“检察民生清单”。

  【清单一】积极开展查办和预防发生在群众身边、损害群众利益职务犯罪专项工作。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全国检察机关共查办发生在群众身边损害群众利益贪污贿赂犯罪案件35804件48632人。全国检察机关反渎职侵权部门2013年1月至2014年11月共立案查办相关案件14521件20403人。

  【点评】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松江区区委书记盛亚飞:检察机关坚持有案必查、有腐必惩,在涉及民生民利领域“打虎拍蝇”,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检察机关保民生的成效。

  【清单二】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作用,依法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犯罪,深入推进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进一步提高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水平。

  【点评】全国人大代表、江苏泰州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党工委书记陆春云:检察机关加大知识产权领域的司法保护力度,去年起诉一大批侵犯商标权、专利权、著作权和商业秘密等犯罪嫌疑人,还加强了对知识产权领域的立案监督、侦查活动监督和审判监督,依法严肃查办侵犯知识产权案件背后的渎职犯罪和贪污贿赂犯罪。

  【清单三】坚决打击侵犯非公有制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合法权益的犯罪,平等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和内外资企业,切实维护好非公有制企业的合法权益。

  【点评】全国人大代表、新疆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武钢:在地方招商引资中,法治环境是一个重要方面。对企业合法权益依法保护有力,企业就愿意来投资。检察机关为此作了许多贡献,我认为平等保护机制有利于维护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合法权益,有利于激发企业在市场经济中发挥活力。

  【清单四】着力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从严惩治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2014年3月至10月,在破坏环境资源和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专项立案监督活动中,全国检察机关共监督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3676件4519人,发现并查办涉嫌职务犯罪案件162件290人。2015年3月至2016年12月,最高检将在全国范围继续部署开展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专项立案监督活动。

  【点评】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淮安市市长曲福田:食品药品安全受到老百姓关注,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依然猖獗,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生命和健康权,有必要采取措施进一步打击和预防。检察机关从严惩治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并开展专项立案监督活动,既符合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机关定位,也顺应了老百姓对司法机关的期待和要求。

  【清单五】依法严惩“暴力伤医”犯罪,依法打击职业“医闹”故意寻衅滋事、敲诈勒索等犯罪,保障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合法权益。2014年4月,最高检联合五部门出台意见,要求依法惩处涉医违法犯罪,明确了需要依法惩处的六类涉医违法犯罪行为。

  【点评】全国人大代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钱海鑫:检察机关把人民群众的关注点作为各项检察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依法严惩“暴力伤医”犯罪,保障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合法权益方面,过去一年里作出很多努力。希望公检法等部门继续以零容忍的态度,加大对恶性伤医行为的惩治力度。

  【清单六】同步介入重特大事故调查,立案侦查火灾、矿难等事故背后的失职渎职、受贿等职务犯罪,加大对事故调查工作的指导。2014年全国检察机关反渎职侵权部门先后受理事故所涉渎职等职务犯罪案件线索761件,初查628件,立案侦查593件851人。

  【点评】全国人大代表、上海打捞局工程船队潜水队队长金锋:重大安全责任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令人揪心,而事故背后隐藏的一些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务犯罪的现象也成为关注焦点。作为法律监督机关,检察机关同步介入事故调查,有助于协助和监督有关部门开展工作,希望将这一做法进一步制度化、机制化。

  【清单七】严惩制售伪劣种子、农药、化肥等坑农害农犯罪。始终加大查办和预防涉农惠民领域职务犯罪工作力度,切实保障中央“三农”政策措施贯彻落实。

  【点评】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盐城市耕地质量保护站站长秦光蔚:以前由于信息不对称,个别基层干部可能会侵吞上级拨付下来的补贴款项。现在随着农民权利意识的提高以及检察机关加大对涉农职务犯罪的打击力度,这种情况越来越少。建议打击的同时,也应把预防工作做到前面,让一些想侵占补贴资金的人消除这种打算。

  【清单八】强化对环境资源的司法保护。2014年3月至10月,在破坏环境资源和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专项立案监督活动中,全国检察机关共监督行政执法机关移送破坏环境资源类案件1505件1804人。探索通过督促起诉、检察建议、提起公益诉讼等方式,推动相关部门依法履行对环境资源的监管职责。

  【点评】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矿业大学副校长缪协兴:检察机关要积极参与环境资源领域专项治理,积极履行法律监督职能,依法督促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注意发现监管活动背后的职务犯罪线索,保障“蓝天碧水”。今后,通过公益诉讼来遏制企业对环境的破坏和损坏将是一个“新常态”。

  (本报北京3月11日电)

  编辑:施文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