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父子同心
2019-11-25 12:02:00  来源:检察日报

  赵宏杰出生在河南省南召县的一个小山村,他18岁参军,因完成任务出色,荣立个人二等功,被破格提干,保送到某军事学院深造,成了全乡第一个大学生。

  1972年,赵宏杰响应国家号召“支援地方建设”,转业到地方,被分配到县企业服务局。

  几年之后,检察机关恢复重建。面对地处远郊、风沙漫卷,仅有三排老民房的南召县检察院,赵宏杰毅然放弃去组织部工作的机会,参与了检察机关的恢复重建。

  赵英材曾问过父亲,为什么作这个选择。父亲一笑说:“检察院的制服好看啊!”赵宏杰给出的答案让儿子忍俊不禁。从小,赵英材印象最深的是父亲那身神气的检察服:黄绿色套装、红肩章、大盖帽,大盖帽正中央是大国徽。他艳羡不已。

  珍藏40年

  1978年,赵宏杰进入南召县检察院,哪里任务最重,他就去哪里;哪里最需要,他就在哪儿干,他的足迹见证了检察机关发展壮大的历程。县检察院组建反贪局后,父亲一直从事职务犯罪侦查工作,他经常外出办案,有时两三个月不落家。

  在赵英材高考备战的最紧张时刻,父亲再次进入加班、出差、加班的状态,母亲开始抱怨父亲对儿子照顾不够。

  一天深夜,赵英材刚进入梦乡,一阵急促的开门声将他从梦中惊醒,接着听到了父母的一段对话:“媳妇,有饭没有,赶紧给我热一口。”“整天这么晚,孩子马上考试了,你得抽空陪陪孩子!”“我知道了,考完试带你们娘俩出去散散心。”

  后来,赵英材无意间翻看报纸,才知道父亲经手查办的一起异地移交、涉案价值百余万的大案,背景错综复杂,父亲曾多次被人威胁,甚至被不明车辆跟踪。

  如今,赵英材已传承父业,方能体会作为男人对妻儿的愧疚之心,更深刻体会到父辈们背负多少无法与人诉说的重担。

  虽然40多年过去了,但是父亲这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如沉淀的美酒,在儿子心中珍藏着,散发着醇厚的香气。

  当了29年检察官,赵宏杰对工作的热爱仍然如故。曾和他一块儿工作的老民行科长张浩三回忆:“老赵跟俺是老邻居,当时条件艰苦,老赵的办公室就在城边土坯房里,一支笔、一摞纸、一盒印泥、一个简陋的公文包就是他的全部装备。他办过一起20多个农民追要存款的棘手案件,争议焦点是该县四棵树乡储金会不认定嫌疑人张某是该储金会的代办员,拒绝兑付群众的30多万元存款。因罪名定性不准确,25名群众存款无法收回。”

  张某携款外逃,被公安机关抓获后无力还款。公安机关以涉嫌非法吸取公众存款罪将该案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

  群众看到巨额存款无法收回,便集体上访告状,院领导安排赵宏杰去做群众工作。赵宏杰深入了解后,建议自行组织补充侦查,完善证据,最终依法以挪用资金罪对张某提起公诉并被法院采纳,张某被判处有期徒刑七年。在老赵的努力下,21名群众终于拿回了30.2万元存款。

  张浩三回忆,官司打赢了,众乡亲激动不已,兑了2万元钱,带着礼物叩开了老赵家的门,老赵急得连连摆手:“这可使不得!这些钱我一分也不能收!”

  “2013年,老赵离世时,那些他曾帮助过的老乡们都赶来送他一程……”

  一封家书

  1996年,老赵退休。这一年,这位老检察官的儿子小赵——赵英材应征入伍。

  1998年,赵英材所在的连队接到命令开赴白洋淀流域任丘县东黄营村执行抗洪抢险任务。当晚,连队到达指定地点,连队让每个战士给家人写封家书。

  东黄营村村东头的一处大堤发生溃堤,全连迅速向事发地点奔去。抬眼一看,10米多深的大堤一下子溃堤了近一半,大堤已是摇摇欲坠。当时老连长杜传利的那句话至今还在英材耳边回响:“同志们,咱们‘钢铁一连’负责坚守白洋淀千里大堤最危险的一段,虽然只有4公里,但也是险情最复杂的一段,我们就是用身体也要把决口堵住,决不能后退半步!”

  他们采用高桩固定的方法,对大堤进行加固,面对湍急的洪水,身为班长的赵英材第一个跳进了洪水决口,其他人一个接一个地跳向溃堤处……

  赵英材清楚地记得,“搬运沙袋填充决口的时候,当我背上一袋重达百十斤的沙袋,趔趄走了几步后,重重地摔倒在了一个水坑中,头部完全浸在水坑中有十几秒,喝了好几口水,呛得我上不来气,沙袋重重压在身上,连爬起来的力气都没了……”幸好,他被战友发现,将他拉了起来。

  两天过后,洪水再次泛滥,许多村庄被淹没变成“孤岛”。连队奉命转移群众,洪流湍急,冲锋舟靠不了岸,赵英材让全班战士把绳子拴在腰上,把老乡一个个护送到安全地带。抗洪43天,他带领全班战士堵住两个十多米的缺口,转移安置3000多名群众,左胳膊骨折,至今,左胳膊比右胳膊明显细了很多……

  赵英材被评为“抗洪卫士”。回到驻地营房,他收到了父亲的回信:“儿啊,一个多月前家里收到你有史以来最短的书信,信中短短的两行字,让我和你母亲紧张了一个多月……我们全家为你骄傲,你没给老赵家丢脸,你是好样的!”看着家信,赵英材明白了,自己寄出的家书除了报平安,很可能就是生死离别的一封“遗书”。

  “信访骨头案”

  1998年底,赵英材复员回到家乡南召。县军转办征求赵英材的意见,他果断选择去了县检察院。看到儿子也进了检察院,老赵笑得合不拢嘴。

  赵英材曾先后在办公室、案管中心、反贪局等部门工作,2017年,他刚调任该院控申科信访接待办公室负责人时,许多人不太看好他,认为他“干不了这行”,妻子也劝他换换岗位,他摇摇头,走马上任了。

  牛某是南召县检察院的老上访户,因和他人共同贪污24.2万元,2011年12月一审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2013年7月,二审法院认为原审事实不清,最终认定牛某和另外一名被告共同贪污2万元,判处牛某有期徒刑一年零十个月。刑满释放后,牛某向司法机关提出申诉:“你们得赔偿我的经济损失。”从此,他就背着被子和干粮,踏上了上访之路。

  2018年,这起上访案件被列为“省级督办案件”交给南召县检察院办理。赵英材刚到信访接待办就与牛某不期而遇。赵英材回忆道:“那天我在接待室,他把接待干警都骂哭了,我赶紧跑了过来。他见到我,不由分说揪着衣领让我给他讲清楚!”头一次见面的这个“下马威”,让赵英材决心一定要突破这个“老大难”。

  赵英材认真调阅信访材料后,敏锐意识到此案是“因对办案程序的误解以及个人怨恨而带来的信访”。在接下来一个多月的时间,赵英材先后往返牛某家14趟。第一次去牛某家,他爱人一听说是检察院的人便破口大骂,甚至还撕破了赵英材的衣服。第二次去牛某家,还没进门,他爱人端起一盆脏水就泼到了赵英材身上……

  “这种待遇,我都记不清遭遇了多少回。”一次雨夜,从上访者家里出来,踩着湿滑的山路,瞅着浑身狼狈的自己,积压许久的酸楚、委屈一股脑涌上心头。为了这个案子,家在云阳镇的他已41天没有回去了。妻子在县城上班,没人带孩子,经常把2岁的女儿丢给亲戚,只等自己办完案子再把孩子接回城。再想想七年前在郑州做心脏搭桥手术的父亲,住院期间自己也没能陪伴一天。

  他越想越觉得委屈,眼泪夺眶而出,混着雨水顺着脸颊肆意地流淌……

  一个多月的谈心说理,赵英材彻底消除了牛某对办案干警产生的误解。2018年12月7日,赵英材依法为牛某办理贪污退还差额手续,退还15.7万元的差额款。

  事后,牛某逢人便说:“遇见赵主任这样的好人,是俺的福气,他解开了俺心中的疙瘩,要不然俺这一家就让上访给拖垮了。”

  几年来,赵英材办理信访维稳案件息诉率达100%,办案数量和质量均居全市前列。

  2019年7月,赵英材被中共南阳市委授予“南阳市首届最美退役军人”荣誉称号。

  为谁失眠

  “孩子有学上了,是你们检察院让我感受到了家的温暖……”2018年9月初,一位衣着朴素的农村妇女见到赵英材时,激动得泪眼涟涟。

  两个月前,南召县检察院公诉局审查起诉一起交通肇事致人死亡案时,肇事司机被判入狱且没有赔偿能力,造成死者姜某家中生活雪上加霜。赵英材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感觉到此案背后可能有隐情。

  为弄清死者家庭真实情况,赵英材不顾酷暑炎热,与同事骑着摩托车在崎岖山路颠簸穿行两个多小时,来到柳树沟村。见到这户人家时,他们惊呆了:姜某家一贫如洗,几乎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患脑瘫的孩子流着鼻涕,坐在椅子上发出含混不清的呜呜声,一个女人憔悴羸弱,颤巍巍地站起来,有气无力地与来人搭话。

  姜某的母亲患肠癌于三年前去世,前后花去医疗费20余万元,大部分都是贷款。而肇事者贾某现年20岁,父母双亡,一直与其年迈的外婆生活在一起,没有赔偿能力。

  那天,赵英材失眠了:“决不能让这个家庭就这么散了!”第二天,他将调查情况汇报给院领导后,该院当即决定启动司法救助程序,2.2万元救助金很快送到了姜某妻子手中,初步解决了这个濒临绝望家庭的燃眉之急。

  为使这个苦难家庭尽快走出困境和阴影,赵英材和院领导积极与当地乡党委政府、民政、教育等部门协调沟通,使姜家有了长期的保障……

  曾经,赵英材在审查办理一起贪污危房改造工程款案件中,发现该村干部暗中勾结他人侵占村民公益林补偿款这一线索。那天,赵英材忙了一整天回到家刚想休息,电话铃响了。他拿起听筒,一个声音传来:“你听着,如果你放我们一马,我们不会亏待你,如果你敬酒不吃的话,有你小子‘好果子’吃……”

  大约5分钟后,电话又响了,赵英材的爱人赶快拿起电话:“你是谁?”对方没有直接回答:“你是赵干警老婆吧,让你老公放聪明一点,否则要你们全家好看!”

  赵英材和爱人相互凝视很久。“你害怕吗?”爱人关切地问道。“不,我不害怕。我是检察官,代表的是国家,我个人与他们没有任何恩怨。你害怕吗?”“你不怕,我还怕什么?但是老人和孩子怎么办?”

  刚要入睡,“啪”的一声,一扇窗棂重重地碰撞了一下,玻璃碎了,在深夜里显得格外清脆刺耳,格外惊心动魄!

  这天,他一夜无眠……

  这些年来,赵英材先后办理各类案件50余起,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300余万元,控申接待室被打造成为“全国文明接待室”。

  抚摸父亲留下的那套老检察制服,赵英材说:“老父亲奉献一辈子,是我坚守一生的动力。”

  [责任编辑: 冉剑侠]

  编辑:万晓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