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政府工作报告首次“点题”反渎职侵权
2018-03-30 15:33:00  来源:检察日报

  本报北京3月5日电(记者袁正兵)“认真治理政府工作人员以权谋私和渎职侵权问题。针对工程建设、土地使用权出让和矿产资源开发、国有产权交易、政府采购等重点领域存在的问题,加大查处违法违纪案件工作力度,坚决惩处腐败分子。”今天上午,温家宝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讲到这里时,现场响起热烈掌声。

  温总理在去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曾指出,对失职渎职、不作为和乱作为的,要严肃追究责任,而今年的报告则明确提出了治理渎职侵权问题。这是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明确提出要治理渎职侵权问题。如此变化引起了代表们的密切关注。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周光权代表说:“部分地方政府的少数官员不依法行政,严重损害行政相对人的权利,影响很坏。从失职渎职、不作为变为渎职侵权,表述更为准确,说明国家对个别政府官员违法行政的表现形式认识得更为清楚。找准问题后,今后在对症下药、治理违法行政方面的效果也应该更明显。”

  总理的这番讲话让孙桂华代表欢欣不已。这位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检察院分管渎职侵权检察工作的副检察长介绍,2010年,哈尔滨市检察机关共查处渎职侵权犯罪66件66人,其中51人属于大案要案。“以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不作为’、‘乱作为’为主要特征的渎职侵权犯罪,严重危害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侵犯公民合法权益,破坏社会主义法治。”孙桂华代表说,将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独立成篇,列入政府年度工作计划,这在历届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尚属首次。这样的变化体现了中央对反腐败工作的高度重视,下决心把它作为一件大事来抓。

  “渎职侵权损害的是政府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形象,破坏了政府从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转变,加剧了社会矛盾。工作报告中的这个表述变化,更加强调政府与民众之间的关系,更加强调保护民众的权利。”重庆大学法学院院长陈忠林代表指出,专门提出治理渎职侵权问题,一方面说明渎职侵权问题在一些领域还较为严重的存在,另一方面也表明中央对此已有相当了解,这对解决这一问题将会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

  “每一个公务员都要真正成为人民的公仆。”陈忠林重复了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这句再次引起代表热烈掌声的话。

  编辑:施文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