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市素有“文献名邦”“海滨邹鲁”美称,壶山兰水,钟灵毓秀,孕育了独特的莆仙文化。多年来,莆田市检察机关在醇厚的莆仙文化熏陶下,用先进的文化理念引导人,用高尚的文化精神鼓舞人,用浓厚的文化氛围塑造人,大力构筑具有莆田地域特色、体现莆田检察精神、展现莆检精神风貌的检察文化,促进检察队伍建设,推进各项检察工作协调发展。
一、着力培育信念文化,确保检察工作正确的政治方向。通过学习党的理论、追寻党的足迹、坚持典型引路等,切实加强全体检察人员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其牢固树立立检为公、司法为民理念,始终做到对党忠诚,公正文明司法。
学习理论知识,在熏陶感染中提升政治素养。始终注重抓好干警的理论学习,加强理论武装,引导干警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开展红色教育,在潜移默化中提升思想境界。以开展各类专题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不断加强思想建设,强化党性观念,锤炼思想作风。
发挥榜样力量,在耳濡目染中提升责任意识。注重发挥先进典型的榜样示范和辐射引领作用,组织两级院干警收看先进事迹报告会、座谈讨论典型人物精神等,引导干警以先进典型为镜,向先进典型看齐。
二、着力传播行为文化,强化司法办案效果。通过业务素能锻造、规范司法行为、司法作风建设等,进一步提升司法办案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实现司法办案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加强司法素能建设,促进人才活力竞相绽放。与北京大学法学院建立检校共建关系,定期邀请中央党校、北京大学等专家学者为全市检察人员授课。通过期刊交流、网络互动等途径,创新合作方式,提升检察人员的理论思维和法律视野。广泛开展法律文书评比、公诉庭审观摩、业务技能竞赛等活动,着力提升培训效果,促进业务尖子、工作标兵辈出。
加强司法规范化建设,实现案件质量精益求精。紧紧抓住检察权运行的重点环节,不断强化内部司法管理监督和责任落实,努力提升严格规范司法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高办案质量和效果。围绕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正确把握捕诉标准,健全非法证据排除机制,有效防止冤错案件。
加强司法作风建设,展现队伍形象。坚持把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挺在检察工作前面,把各项专项教育实践活动贯穿干部教育培训的全过程,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引导全体检察干警养成“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和为他人着想的善良”的干事创业标准。坚持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为抓手,深入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有力提振全市检察人员的精神风貌,提升检察队伍的整体形象。
三、着力传承传统文化,培养检察人员的法治信仰。充分发挥地域文化优势,挖掘传统优秀文化的价值和人文根脉,寻求地域文化和检察文化相生共荣的结合点,注重以史化人、以文化人,使干警在传统文化熏陶中不断强化法治思维、民本意识、文明风尚,不断养成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对检察事业无比热爱的信条。
把传统文化融入检察人员的精神生活中。成立读书社、学习社,举办传统文化读书沙龙,让检察人员在读书中致知、在交流中致远。市院每年举办以“国学与检察”为主题的青年干警座谈会,每人选取一段国学典故、讲述一则国学趣闻、摘录一策国学段子,溯源究本,以古观今,从博大精深的国学文化中探寻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根源,提升干警的传统文化修养,进而促使广大干警不断把心思集中在工作上,把能力体现在事业上,把境界展现在责任上。
(作者为福建省莆田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