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检察榜样·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铁案”这样炼成——记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福建省漳州市龙文区检察院第一检察部主任潘进格
2022-10-12 11:13:00  来源:检察日报

  潘进格工作照

  她,深夜重返事故现场排查疑点;她,翻山越岭挺进制毒窝点核实证据;她,办案上千件,努力把每一起案件都办成“铁案”。她就是福建省漳州市龙文区检察院第一检察部主任潘进格。从检12年,办案求极致、重效果,铺就了她成长进步之路——

  从公诉部门内勤,到全国检察机关优秀办案检察官、“全国十佳公诉人”提名;从一名普通的基层干警,到福建省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面对荣誉,潘进格鞭策自己:为了人民满意而努力,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察微析疑,不放过任何疑点

  这是一起犯罪嫌疑人李某主动投案的刑事案件。第二现场在李某租用的仓库内,死者是一名19岁女孩。

  李某供述,前一天晚上,他和死者一起在酒吧喝酒后驾车兜风,路上发生了交通事故,女孩头部受伤。李某并未将其送往医院救治,而是载回仓库,意图发生性关系,见女孩没反应就回房睡觉,隔天发现女孩死亡后报警。

  警方侦查发现,事发当天晚上,李某涉及两次交通事故,第一次,追尾一辆货车导致女孩受伤,第二次,在事故发生后继续高速行驶碰撞一辆电动车,导致两人受伤严重。公安机关以李某涉嫌交通肇事罪、强奸罪移送龙文区检察院审查起诉。

  “李某驾驶的车辆接连发生两次碰撞,定性为交通肇事,是否客观全面评价全案?”“尸检对死者死亡时间没有给出明确的鉴定,无法证实性侵行为是在被害人生前还是死后发生。”全面审查卷宗的每一份材料后,潘进格心里产生了疑问。

  于是,潘进格列出补充侦查提纲,调取查看路面卡口监控视频,发现事发路段人流量、车流量大,限速40公里/每小时,而测试李某碰撞车速达108公里/小时,属严重醉酒高速驾驶,放任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财产安全于不顾,已涉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对于被害人死亡时间,潘进格联系法医专家进行会诊,最终确认性行为发生在死者生前。

  据此,龙文区检察院对李某以涉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强奸罪上报漳州市检察院审查起诉,指控的两个罪名均被法院采纳,李某被重判。

  深入现场,不问山高路远

  这是一个隐藏在大山深处的制毒现场。案发时,警方已查扣制毒物成品100余公斤,半成品1吨多。

  “该案主犯未到案,14名犯罪嫌疑人在作案过程中单线联系,使用的是境外软件,电子证据无法提取。多名同案人到案后不认罪,他们辩解称并不明知参与生产制造毒品。”潘进格对审查起诉时的细节历历在目。

  “用客观证据说话,必须到现场去!”潘进格与公安人员赶到了位于深山的制毒现场。

  “虽然时隔一个多月,但现场飘荡不散的刺激性味道,仍旧让人无法正常呼吸,眼泪都不自觉地流出来。”潘进格回忆道,现场的防护面具、防护手套、隔离服等无不显示着,参与制毒人员前期已经明知且自身已做好防护,更印证了犯罪嫌疑人的辩解与客观事实不符。

  检察机关对该案依法提起公诉。庭审时,潘进格展示证据,描述了自己在现场亲眼所见的场景,被告人无言以对,表示认罪认罚。

  潘进格认为,要亲历性办案,不论大案小案一定要到现场,不问山有多高,路有多远。“她作出表率,也在干警中形成一种履职自觉。”龙文区检察院政治部主任阮金银说。

  如我在诉,传递司法温度

  这是一起新型侵犯知识产权案。“我们没想到,侵犯企业权益的人最终会为企业所用,成为企业的营销骨干!”对检察官的办案智慧,企业负责人十分赞赏。

  大学刚毕业的熊某在网上经营一家墨镜店。为增加销量,他未经专利权人授权许可,冒用漳州当地某企业生产同款式的产品并篡改专利号进行宣传,误导消费者,销售额达80余万元。

  如何实现最佳办案效果,对潘进格是个考验。她了解到被害企业缺乏网络销售经验,而熊某有互联网经营方面的特长,便提出让熊某到企业就职、开拓网络销售市场的建议。这一提议得到企业赞同,企业也给熊某出具了谅解书。最终,龙文区检察院对熊某提出适用缓刑的量刑建议,被法院采纳。熊某也不负期待,发挥才智为企业拓展网络销售市场创下佳绩。

  案件办完后不久,最高检组织编写知识产权类相关罪名个罪证据指引。潘进格总结该案办理经验,并结合新的司法解释,参与了福建省检察院假冒专利罪证据指引的起草工作,这起网络假冒专利案也作为典型案例,入选了最高检编写的《网络犯罪指导性案例实务指引》。

  细数潘进格办过的案件,大多是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小案——不忍看老人养老钱被骗后的老泪纵横,她与公安人员全力追赃挽损;不忍看未成年人一时失足毁了一生,她将教育感化挽救贯穿办案全过程;不忍看被解救出来的被拐幼儿陷于抚养困境,她与福利院工作人员想尽办法落实孩子监护权,为孩子找寻适合寄养的家庭……

  她说,自己是一线检察官,离基层最近,和百姓最亲,要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司法温暖和检察温情就在眼前。

  (本报记者张仁平 通讯员杨舒婷)

  [责任编辑: 于春贺]

  编辑:万晓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