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文化是检察事业的精神和灵魂,搞好检察文化建设,是从根本上加强自身建设,促进检察事业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我省检察院敬大力检察长曾响亮地提出:“谁做好了文化建设的文章,谁就能夺得检察工作创新发展的制高点。”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检察机关面临维护公平正义的任务十分艰巨,加强检察文化建设,实现检察机关的跨越式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一、检察文化的定位
1871年,英国文化人类学家泰勒将文化解释为:“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及社会成员所获得的能力、习惯在内的复合体”。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文化作为一种管理理论在日本企业界悄然兴起并带来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企业文化的广泛实践,最终揭开了包括法律文化在内的各种文化建设的新篇章。 作为法律文化的一个分支,如今,对检察文化建设的理论探讨方兴未艾,然而,对于什么是检察文化,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观点,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认为,检察文化是检察机关和检察人员在长期的检察工作实践中形成的价值观念、处事哲学和精神境界的总和。检察文化根植于检察工作实践,属于精神的范畴,同时,检察文化对检察工作的发展起着能动的促进作用。
二、检察文化的内涵
检察文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其内涵丰富多样,笔者认为:检察文化的内涵包含三个方面,即检察物质文化、检察制度文化和检察理念文化。 1、检察物质文化。检察物质文化是检察机关在长期的检察工作实践中运用、创造物质所体现的精神要素的总和,主要通过检察机关办公、办案设备的现代化程度和法律文书的制作方式和质量等物质要素表现出来,检察物质文化直接体现了检察机关的特色。 2、检察制度文化。检察制度文化,主要是指检察机关的管理机制、规章制度和管理方式等内容所蕴含的精神,具体包括检察财产制度文化、检察组织制度文化、检察人事制度文化、检察决策制度文化等,检察制度文化是检察物质文化的升华。 3、检察理念文化。检察理念文化,即检察精神文化,是指检察机关在法律监督活动中形成的独具检察特色的意识形态和文化理念,是检察人员素质、个性、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它包括检察人员的思想素质、价值观念、生活情趣、道德修养等,核心是检察人员的价值观念。 检察物质文化、检察制度文化和检察理念文化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其中检察物质文化是检察文化的基础,检察理念文化是检察文化的核心,检察制度文化是连接检察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桥梁和纽带,三者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其中,检察理念文化对整个检察文化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决定作用。
三、检察文化的功能
检察文化建设的成果标志着检察机关进步和发展的程度,是推动检察事业科学发展的原动力,其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导向功能。检察文化如指南针,通过共同的价值取向,指引广大检察人员自觉向共同的目标迈进,使检察人员明白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能做的,朝哪个目标才能到达胜利的彼岸,始终不偏离正确的航向,在更高的层次上理解检察工作的实质和发展前景。 2、凝聚功能。检察文化如黏合剂,通过共同的追求和实践,使广大检察人员相互之间紧密团结,产生强烈的认同感,整个检察队伍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个人对团体具有信赖感、安全感和归属感,上下一体、同心同德,共同创造检察事业发展的美好明天。 3、辐射功能。检察文化如电磁波,辐射着广大检察人员,通过潜移默化的熏陶,激励广大检察人员自觉践行“忠诚、公正、清廉、文明”的职业道德规范,自觉改进不符合检察职业道德规范的行为,做到不想、不愿、不敢、不能做不符合检察职业道德规范的事。
四、检察文化的创建
检察文化建设的目的是文化育检、文化兴检。但是,检察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工程,不能一蹴而就,必须结合检察机关自身的实际,全力以赴,上下求索,并且要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形成自身的鲜明特色。因此,检察文化建设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循序渐进,突出“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检察工作主题,彰显“忠诚、公正、清廉、文明”的职业操守。
第一,更新观念,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检察文化的创建首先要做到目标一致、上下一心、全员参与,树立文化引领一切的观念,要通过多种平台和载体,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如建设庄严、朴素、大方、实用的办公大楼,运用高效、现代化的办公办案设备,制作准确、规范的法律文书。同时,检察人员要特别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要做到穿戴得体、举止文明、礼貌待人,特别是对待案件当事人要尊重人格,对待人民群众要热情周到,要善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树立亲民、爱民的良好形象。要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提炼体现自身特色的精神文化,如我院描绘“建监所派出名院,树一流检察形象”的发展愿景,凝练“法正德广、以小搏大,和谐共济,全面发展”的“襄阳城郊精神”,潜移默化,时时处处涵养和熏陶着我院检察人员,引导和激励检察人员,使全体检察人员自觉形成忠于党、忠于事实、忠于法律、廉洁奉公、团结协作、勤于思考、善于创新、服务人民的优良作风。
第二,健全机制,养成良好的文化意识。检察文化建设要循序渐进,必须从健全机制入手,要靠机制的力量来推动检察文化建设,为检察文化建设注入活力,提供规范、有序的保证,避免随意性和盲目性。一是完善规章制度,通过完善以绩效考核为核心的规章制度,将检察文化建设的目标、措施、任务细化、量化到每名检察干警,促进检察人员在思想观念、道德规范、行为举止等方面自觉接受检察文化的理念。二是树立先进典型,通过大力宣传和表彰先进典型的先进事迹,激励、鞭策和带领更多的人投身检察文化实践。三是开展文体活动,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是检察文化建设的重要表现形式,通过开展活动,寓教于乐、陶冶情操,使检察文化建设成为雅俗共赏、喜闻乐见的群众性活动。
第三,以人为本,培育和谐的文化主体。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主张人是发展的根本动力。检察文化建设必须紧密依靠广大检察干警,要深刻认识到“文化育检”的关键是“育人”,要做到“以文化人、以文化物、以文化事”,为此,要强化教育、从严治检,加强监督,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检察干警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一是抓好思想教育,采取多种形式,将思想教育贯穿于法律监督的各个环节,以过硬的政治素质确保执法的公正性。二是加强专业培训,进行岗位练兵,按照法律精通、业务娴熟、技能全面的要求,教育检察人员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提高检察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执法水平。三是加强监督制约,全面推行检务公开,自觉接受人民监督,对违法违纪人员坚觉查处,培育人民放心、满意的检察文化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