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后,再次读朱自清的《背影》,却是另一番意境和感悟,恰恰触动了我心灵深处的情感线,引发我对“父爱如山”的无限感慨,使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用尽千言万语也表达不够,我对过世父亲的怀念之情。
《背影》一文,作者仅以一千五百字描写了一个生活片断,却能感人至深,脍炙人口,通过对父亲在车站给儿子送行情景的描述,表现了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热爱和儿子对父亲百般的怀念。最使我感动的是父亲对儿子那质朴无私的爱。“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的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的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眼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再向外看时,他已经抱着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 每每读到这里,总能使我的心灵随之跃动,把我心灵深处的情感也随之点燃。有一种莫名的感觉,禁不住泪眼模糊,仿佛父亲的身影就在我的身旁……带给我——从未有过的感动。
我的父亲今年已经过世20年了,但在我的心里,他永远是那个用心来给予我一切的父亲!如今,我已为人之父,才真真切切的感受到“父爱如山”的道理。说到这里,不仅想起文章中“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深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曾经,作者对父亲做的种种事,都觉得是可笑的、荒谬又无用的。可,当他发现父亲费尽心力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为了他时,朱自清终于感动落泪。我的父亲也是这样一个人,从不会对我多说什么,但在我人生中每一刻都有父亲的身影。父子之爱是伟大的、无私的、深沉的,细细读来,不仅使人想到了自己,想到了自己的父亲,那种愧疚的心情油然而生。我不禁回忆自己每次离开家和父亲从我这里离开的时候,自己的父亲的背影,那种曾经面临分离的无奈和无可奈何的表情,那种永远难以名状的矛盾心情。一个父亲的爱,就是这样,只是默默付出,不需要回报,甚至不一定需要懂得。
曾几何时,父亲,在失败时的鼓励,在成功时的严厉,在需要时的帮助……没有华丽的语言去形容默默奉献的父亲,用上所有的语言也不够言表。“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的,我们又要如何报答父母的深恩呢? 从咿呀学语,蹒跚迈步,到走进校门……我们成长的点点滴滴和每一点进步中,不都蕴涵着父母的哺育之恩吗?现如今的孩子生活在安乐幸福的生活中,他们还没有经历过,还没有体会到父母对子女的那份心情。时光匆匆流逝,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时光的洪流,卷来了我的青春,却也卷走了父亲的青春,他用坚实的肩膀为我托起了一片光明的前途。父亲却不需要你的任何回报,一句微不足道的关心,父亲会觉得这是最好的礼物。父亲用坚实的臂膀,为我们挺起了一个又一个的人生坎坷。有了父爱,我们的人生会再添光彩;父爱能伴我们一生,但是父亲不会伴我们一生。我们正值年轻,为了自己,为了那为你操劳的父亲,好好工作,多抽出时间看看我们的父母!莫等到“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父亲辛劳攀过石栏为儿子买下朱红的橘子,提着的只是橘子吗?还有沉甸甸的父爱!离开的时候,走几步,回头看……舍不得。担心,期盼和关心,仿佛也在书写在我父亲的背影上,清楚而又深刻,不能忘却!两年后,他的思念随着信向朱自清寄来。家境一日不如一日,父亲离大去之期不远。在这个贪病交加,凄惨冷落的季节。“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朱自清叹息着!悔恨着!正如我的歉意与思念交织在晶莹的泪光中化开了……
在我小时候的记忆中,父亲总是早出晚归忙活着地里的庄稼。不管有多么的累,回来后总是把我扛在肩膀上耍弄一通,有时还把我放在马背上走上几圈。我小的时候胆子小,害怕得直往父亲的怀里钻,父亲告诉我:“你是个男子汉不要怕……”父亲在我的心里是朴实、勤劳、认干、不服输的一个人,听母亲说,在和父亲刚成家的时候一贫如洗。当时的马车都很少,父亲为了能有个新房子,自己用挑子一下一下将两里地外的黏土挑回来,没用别人的帮助自己盖好了新房。随后自己又承包良种场的地,自己家又有了羊群和牛群,在我们村还最早有了黑白电视和彩色电视,还在村里当上了村干部。后期,到了我的第二故乡架玛吐镇,从商做起了买卖。父亲生前曾说:我们那时的生活困难,但我不想让我的孩子再过“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我都要供你们念书,要供你们上大学。父亲就是靠着这种要让儿女改变命运的信念,带着母亲,辛勤劳苦了一生,但他们在儿女们面前,从没有过一句怨言。
父亲在我的心里是坚强的。四十五岁时,他知道自己得了肺癌,不管有多么疼,在我们的面前从不说,自己强忍着剧痛乐观的生活。在病情严重的时候去长春看病,我想过去扶他上楼,他忍着痛说:“爸爸没事!”但,额头上密布的汗珠却暴露了他的痛苦。看着父亲上楼梯时的背影,我流下了泪水……这一刻,我真的想为病痛的父亲做点什么!说实话,我很少流泪,但在这一刻,我忍不住了!我们家的家教是很严的,从小父亲就对我们很严厉,犯了错就要受罚。那时不理解父母的苦心,所以我当时一直也很叛逆。父亲手术后28个小时才苏醒过来,看到我的时候,抓着我的手,对我说的第一句话是:“儿子,爸爸没事,不要怕。”当时所有对父亲的不理解全部化为乌有,我放声大哭,我知道父亲对我说的话含义。在父亲最后的时刻,我一直陪伴着父亲走完他生命中最后的那段路程……在临去世的前一天,父亲对我说:“儿子,扶爸爸到外面再看看吧!”他对这个世界是那么留恋,因为在他的心中,这里还有他未竟的事业和对妻儿的爱与责任,他想赋予我们更多的爱啊!在弥留之际,他抓住我的手,用他那微弱的目光看着我,翕动着嘴唇,好像有什么话要对我说,但只是眼角流出了一滴泪水!我知道父亲要说什么!我一辈子也忘不了,父亲那无言的嘱托。我现在可以告诉过世的父亲,我做到了——担负起这个家的重任!
如今我也为人之父,儿子不知不觉已经18岁了,作为父亲的我总是努力地为他做好每一件事,尽我最大的努力,给予他最深厚的爱护。因为,在我的心里,他是那么的重要,甚至超过了我的生命。我在想,当初的父亲也是如此待我的吧。在儿子的成长中,我仿佛又经历了一次自己的青春。他的喜怒哀乐,无不牵动着我的心弦。他的努力我看得见,他的勤奋我看得见,他的乖巧我看得见,他的叛逆我看得见,他的不羁我也看得见……我快乐着他的快乐,痛苦着他的痛苦。我以父亲的方式爱护着儿子的成长,但这一切却又不一定都能得到他的认可和接受。然而,这不恰恰是当时年少轻狂的我吗?这一切,让我更深深地理解了我的父亲和他对我的那份深爱。想到自己寄予儿子的期望,我也更加明白了父亲那无言的嘱托。
既为人子,又为人父,重读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感动中更觉责任深重。感念父母回报恩情,是为人子的责任;教育子女培养成人,是为人父的责任;立足工作奉献社会,是为公民的责任。父爱,就这样一代代传承。它,沉默不语;但,深重如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