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3月11日电(记者党小学)3月10日,河南省文联名誉主席二月河(原名凌解放)代表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他表示,民法总则制定体现了我国优秀文化传统,合乎民心、合乎社情。
记者:您认为编纂民法典体现了什么意义?
二月河:依法治国要有法可依,编纂民法典的重要意义正在于此。只有大家尊法尚法,老百姓在法律范围内活动,国家才会成为一个和谐的国家。
记者:您怎么看民法典总则编与分则编的关系?
二月河:现在制定的总则编,包括将来要编的各分则编,以及现行民法法律,使我们每个人都有尊严感、安全感,每个人对法律更有信任感,为人民的美好生活提供法治保证。比如,民法总则草案制定了保护胎儿利益的相关规定,是对生命的尊重。
记者:民法总则体现了中华民族什么传统文化?
二月河:善良、慈悲、互助,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文化。我感到民法总则草案内容丰富,非常符合人道原则,善良、慈悲、互助在具体的条款中都得到了体现。
记者:草案首次增加“绿色原则”作为民法基本原则,您怎么看?
二月河:我国是人口大国,要节约使用资源,特别是近年来环境污染问题突出,更要注重保护环境,绿色原则的制定传承了天地人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优秀传统文化理念。
记者:您曾出版《康熙大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等多部著作,但也频遭盗版。您对此有什么看法?
二月河:从法律角度而言,我提倡读正版书,因为盗版损害了国家和出版商的利益,还有作者的利益,盗版剥夺他人劳动成果,是违反道德、违反法律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