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本报记者专访了第十届、十一届、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山东巨野丽天大酒店总经理尚瑞芬。十几年来,凭着女性特有的坚韧、执著和一股不服输的干劲,她从一名普通的下岗女工发展成为企业家,安置下岗失业人员440多人,还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先进女职工等荣誉。
记者: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您平时通过哪些渠道了解检察工作?
尚瑞芬:除了参加全国两会和列席菏泽市两会,听取检察机关的工作报告外,我还经常参加各级检察机关举办的座谈会、检察开放日、案件听证、观摩重大案件庭审等活动。今年以来,我特别关注了最高检、山东省检察院、菏泽市检察院的官方微博、微信,手指轻轻一点,就能及时了解检察工作新发展、新动向,特别方便。
记者:您对检察机关哪方面的工作比较关注?
尚瑞芬:无论是作为人大代表,还是作为企业家,我都承担着反腐倡廉的社会责任,因此,我最关注的是预防职务犯罪工作。职务犯罪不仅影响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更影响党和政府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因此,职务犯罪预防工作既惠及民生又利于保护干部。
记者:请您点评一下检察机关职务犯罪预防工作。
尚瑞芬:预防职务犯罪的关口应当尽量前移,思想灵魂的改造很关键。我认为,加大宣传力度才能让预防文化入脑入心。近年来,菏泽市检察院立足当地“牡丹之乡”“戏曲之乡”“书画之乡”的实际,创造了具有鲜明文化特色的预防公共宣传模式,并且以预防文化为主题,利用典型贪腐案例创作了快板、戏曲小品、坠子书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深入社区、乡村组织演出,把反腐倡廉的正能量传递到社会各个角落。这种以文化为载体开展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的方式,群众评价很高。
记者:请您对职务犯罪预防工作提一些意见建议。
尚瑞芬:现在网络文化十分发达,检察机关要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深化检务公开,拓展预防职务犯罪宣传领域。据我了解,从最高检到基层检察院,都建立了官方微博和微信,这很好。检察机关要善于利用网络传播的快捷性、广泛性,发挥网络语言的生动性,增进公众对检察工作的了解,提高群众对检察工作的认同感。检察机关可以设立网上警示教育展览室,开通预防微博、微信和QQ群,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广泛发动人民群众积极参与职务犯罪预防工作。要将预防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创新预防文化建设载体。要多开展“家庭助廉”活动,在全社会打造浓厚的崇尚廉洁、弘扬正气的舆论氛围,做到预防文化处处可见,预防理念时时可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