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本报记者专门采访了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山东临清三和纺织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宛秋生,请他谈谈对检察工作的意见建议。
记者:作为人大代表,您平时如何了解检察工作?
宛秋生:我是搞企业的,平时工作比较忙,除了通过参加检察机关的活动获取检务信息以外,主要靠浏览检察机关的网站来了解检察工作,比如临清市检察院开办的阳光检务网。自从加了临清检察微信号,只要一有空,我就拿出手机看上几眼,很方便。临清检察的微信公众号设有新闻聚焦、临检动态、微案、微正义、微频道等栏目,及时便捷地公开检务信息。据我了解,该院还通过移动客户端对案件当事人进行短信评议回访,定期给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检察室辖区行政村村支书发送手机报。这种“互联网十检务”模式很好,让检务信息变得触手可及。
记者:请您点评一下临清市检察院在“互联网十检务”方面的具体创新举措。
宛秋生:我从检察院专门寄送给人大代表的检察情况通报中了解到,该院在去年建立了阳光检务门户网站、新媒体工作室、刑事案件同步监督一体化系统、派驻检察室管理工作系统等7大系统。前不久,该院举办检察开放日活动,我应邀走进该院派驻临东检察室,被便民信息岛吸引了。便民信息岛,包括利民惠民、法律法规、法制在线、犯罪预防及村两委换届等5个频道,采用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涵盖国家有关利民惠民的政策规定和相关项目、该市近年来涉农补贴的发放情况、相关法律知识、廉政视频短片、典型案例等内容。
该院还开发了刑事案件同步监督一体化系统。打开该系统,在押人员的初始信息,如姓名、性别、证件类型、证件号码、联系方式、详细地址、出生日期、刑拘时间、监区、所内表现、变更强制措施、变更时间、是否报捕、处理结果、执行情况等一应俱全,侦监、公诉部门利用专项查询、统计分析、评估预警、催办督办等4项功能,分别对公安机关刑拘未报捕、未移诉等内容进行同步监督。
记者:您对“互联网十检务”模式有何建议?
宛秋生:作为民营企业家,我当然希望检察机关能够为民营企业提供更好的法律服务。中小微企业,因生产模式不规范、治理结构不完善、维权意识不到位、竞争环境不理想等因素,其合法权益经常受到侵犯。希望检察机关能够研制开发一个平台,联合监管、公安、财税等部门,更好地服务中小微企业。通过加大监管力度、建章立制、监督关口前移等措施,充分发挥互联网的先进科技力量,进一步维护好中小企业的名誉和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