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为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建言献策
2018-03-30 15:28:00  来源:检察日报

  访全国人大代表、绵阳市检察院人民监督员彭先觉、杨梅

  “两会”过后,围绕着检察机关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绵阳市检察院人民监督员彭先觉和全国人大代表、绵阳市检察院人民监督员杨梅分别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高度评价高检工作报告

  彭先觉一直非常关注、关心检察工作,他说:“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我认真听取了高检的工作报告,觉得文风很朴实,脉络很清晰,实事求是,我非常认同。”

  杨梅也高度评价高检工作报告:“高检的工作报告通篇体现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思想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体要求,总结成绩客观实在、点到即止,分析问题深刻透彻,部署工作思路清晰、措施具体,是一份推进检察工作科学发展的好报告。”

  彭先觉在谈到今年两会期间,高检工作报告的亮点时说:“报告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保障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内容摆到了第一位,这也是我们人大代表倾注最多心力关注的问题。”他强调,“这充分说明了检察机关的政治意识、宗旨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在不断增强。因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是2009年甚至今后一段时期全党全国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也是检察机关服务大局的首要任务。检察机关在2009年世界经济困难的形势下,服务经济大局的具体工作力度大、做得实,成效显著。”

  据了解,我国从改革开放一路走来,始终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32年实践证明这是一条民族振兴、国家和平崛起的必由之路。彭先觉希望检察机关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能够始终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服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为其保驾护航,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彭先觉强调说:“特别是现在,我们国家改革开放正在向纵深挺进,社会急剧变革,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也随之深刻变化,由于贫富差距、分配不均引起的诸多社会矛盾日渐突出,而党和政府在经济建设上倾注了大量精力,对社会的管理整治则相对较少。”

  彭先觉认为,检察机关就应当在如何发挥自己的职能作用去排查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创新各类社会管理机制体制、维护公平正义上多思考、多谋划,尽最大力量化解民怨、舒解民愤、定分止争,不断提高检察公信力,以消除社会不稳定因素,减少社会对抗情绪,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营造长治久安的社会环境。

  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靠执法办案

  对于检察机关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作为人民监督员的彭先觉和杨梅更是打开了话匣子。

  彭先觉分析说:“中央政法委部署的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可以说是抓住了当前政法工作的重点和要害,检察机关应该是大有作为。”

  彭先觉谈到,在四川,仅就遭受“5·12”特大地震灾害的绵阳市县两级检察机关来说,对这三项重点工作都非常重视,关键是行动起来。

  据了解,今年三月份,绵阳市县两级院开展了为期半个月的集中送法活动,送法进基层、机关、农村、学校、监管场所等,积极引导人民群众依法维权和提供法律服务,及时化解了很多社会矛盾,效果不错。一些县、区检察院在乡镇和社区设立了涉检事务联系点和检察官服务站,听呼声,查民情,了解民意,切切实实为群众提供法律服务和帮助。积极配合公安等部门开展重点地区排查整治,出台了实施意见,积极就执法办案中发现的新问题向相关部门建言献策。对于刑释解教、社区矫治、吸毒等特殊群体的社会管理问题,对于涉藏暴乱分子的思想转化问题,进行了调研,积极向有关部门提出合理化建议,帮助相关部门提高管理水平。

  彭先觉认为,通过这些活动,绵阳市县两级检察机关认真完成上级院的安排部署,检察机关办案人员执法能力和执法水平,特别是化解社会矛盾、做群众工作的水平都有很大提升,执法思想和执法观念都有很大变化。

  杨梅说:“三项重点工作是党中央面对当前形势的深刻变化,紧紧抓住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对政法机关今后一段时期的工作任务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从检察信息简报、情况反映和参加检察院的重大活动、会议上,我意识到绵阳检察机关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动作很迅速,工作很扎实,现在已经初见成效。”

  “紧紧围绕三项重点工作,绵阳市院提出了 ‘五个突破’,我认为这非常符合绵阳市情和检察工作实际,”杨梅说。

  杨梅举例说,首先是在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上有新的突破。去年绵阳市检察机关起诉了大约2000多起案件,批准(决定)逮捕了1900多件,从所办案件看来,还没有判无罪的和其他问题,有力地确保了案件质量,也确保了社会和谐稳定,包括灾区重建的顺利实施。

  今年到目前为止,绵阳市院重点查办了一批涉及灾后重建的职务犯罪案件,这其中包括村社干部职务犯罪,也包括工程建设领域中的招投标环节的职务犯罪案件。另一方面是通过办案加强了预防。

  杨梅指出,绵阳市院搞的侦防一体化机制很有特色。针对今年查处的一批招投标案件涉及到的中介组织、评标专家、国家工作人员、建筑方等各个不同的对象,分门别类地开展警示教育,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效果。

  再有就是在强化诉讼监督、公正司法上进行突破。杨梅认为,绵阳市院在加强自身执法活动管理和诉讼活动监督方面,采取了很多办法。在加强自身执法活动监督方面,积极推进网上办案,推行案件质量评查,建立干警执法档案和一些隔离屏障制度,同时加大跟踪回访,包括在全市检察长季度工作会上,还要求不仅要汇报工作,还要汇报党风廉政建设、班子队伍建设,真正地落实“一岗双责”。

  杨梅建议,检察机关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工作。

  首先要加强队伍建设。坚固的队伍就是有公信力的基础,法律再好,也要人去执行,从中去把握“度”。

  “无论是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做群众工作,化解矛盾,如果没有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就干不好这项工作,这也包括社会管理创新,如果不懂,不了解,不熟悉,不具备这方面的知识,这方面的能力,无法去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当然更重要的是检察机关自身的公正廉洁。”杨梅说。

  当然,检察机关推动“三项重点工作”,最终的实现途径还是要靠执法办案。通过执法办案,来化解一些社会矛盾,通过执法办案,来促进社会管理创新,通过执法办案,来做到公正廉洁执法,杨梅强调。

  如何促进公正廉洁执法

  今年高检院部署的“恪守检察职业道德、促进公正廉洁执法”的主题实践活动引起两位人大代表的热切关注。

  杨梅说:“今年这个主题实践活动主题思想很鲜明,要求检察干警以检察职业道德为标准,从思想观念和执法理念上有一个大幅度的提升。我看绵阳市院第一阶段要搞的‘六个一’活动就很有亮点,其中一个‘一’就是要求各基层院举办先进事迹报告会或者开展警示教育,通过正反两方面事例教育和引导检察干警遵守检察职业道德,防止不公正、不廉洁。只有检察机关真正做到自身硬、自身净、自身正,才可能去监督别人,这是最起码的要求。”

  “恪守检察职业道德、促进公正廉洁执法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检察机关以此为主题开展实践活动,我完全赞同,不光是检察机关,我们科研部门以及各行各业都要讲职业道德。”彭先觉说,当前我们的教育,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功利性都太强了,比如说大学教育,国外的教育目的是要培养一个合格的公民,我们就是说你要成这个家,要成那个家,要出人头地等等。这不利于青少年素质的全面提升,他们进入社会后必然会有这样或者那样的缺陷。我的观点,从学校、从家庭开始,就应该有一个系统的职业道德教育,这样才有助于培养一个人格健全,能够很快融入社会,服务群众的高素质人才。

  彭先觉认为,开展这个活动的目就是要提高检察机关的执法公信力,就是要树立检察干警以案件质量为生命、以公正廉洁为底线的职业道德。

  “在这里我想提两个建议,”彭先觉说,“第一,开展职业道德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希望能够形成一个长效机制,常抓不懈。因为形势在不断变化,检察机关要不断去适应,包括检察队伍的职业技能培训,这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第二,在比较短的时间内要使公信力达到一个非常高的层次,这是不符合科学规律的,我们不能急,但是要始终坚持,朝着这个方向不断努力,我坚信,经过几代人的奋斗,执法的公信力可以达到一个比较高的层次,司法权威也会最终树立起来。绵阳检察机关在任何时候都没有放松过执法公信力建设,每季度召开一次工作汇报会,不光是汇报工作情况,还要汇报党风廉政建设情况、班子队伍建设情况,真正做到‘一岗三责’。”

  怎样提升执法公信力

  当谈到检察机关应该从哪些方面努力加强自身监督,提升执法公信力时,彭先觉说:“第一是进一步完善执法办案的工作制度,严肃监督制约程序。”

  彭先觉指出,在这一点上,绵阳市院做得很到位。从去年起,绵阳市院就实施了案件质量评查,建立干警执法档案,推行对讯问犯罪嫌疑人全程录音录像制度、上收职务犯罪嫌疑人的逮捕审查权,采取刚性的案件责任追究制度,这些都有力地保证了案件质量。

  第二就是要自觉主动地接受外部监督,包括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和特约检察员的监督。

  “近几年,我发现绵阳检察机关是越来越重视了。特别是去年到今年,主动邀请我们人大代表、人民监督员视察检察工作,全程参与、全程监督最高检开展的三大专项检查活动、典型公诉案件庭审、列席检察委员会议等等,认真听取和征求我们的意见和建议。”彭先觉说。

  此外,绵阳市院每季度都向社会通报一次检察工作情况,通过互联网的门户网站及时发布各类信息,除了法律规定需要保密的以外,其余都予以公开,这种工作方式和途径很好,有利于打破司法的神秘感,更好地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

  第三就是要在深化检察业务的公开、透明上下功夫。首先就是要提高检察工作的科技含量和信息化水平。下一步推行网上办案、网上培训、视频会议的想法很好,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节约司法成本。其次就是要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很多院集中在晚上进行计算机培训,培训不合格,就不能上岗,因为推行网上办案,使用不来电脑,怎样网上办案?要求今年案子网上办,管理、考评网上进行,包括监督,而且采取一案一评,应该说效果很好。现在检察长一点击,就知道是谁办的案件,程序上、实体上对不对,主要的证据对不对,一目了然,下一步视频开通后,审讯时都可以看到审讯的场所,有的时候案子有分歧了,还可以直接讨论,办案人员用不着到院领导的办公室。

  杨梅认为,司法公信力模式应该是公正加公开。在公正方面检察机关第一应该找准“公正与效率”在执法过程中的最佳结合点。第二要着力建设高素质的检察队伍。第三要不断完善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的相关配套制度,特别是要深入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进一步统一执法尺度、规范裁量权行使。在公开方面,检察机关应该在程序上、操作中严格执行听证公开和文书公开。特别要注重健全办案公开机制,推进网上办案。

  今年,检察机关新闻发言人的文件出得比较好,比较及时,有些案件,光是媒体炒作,角度难免有些偏颇。通过新闻发布制度,就能够及时地端正视听,避免人民群众不必要的误解。

  加强代表联络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在谈到检察机关联系代表的工作方式时,彭先觉指出,我们国家的人大代表实际就是一个兼职型的,兼职有一个很大的毛病,很难将代表的作用发挥好,比如我主要做的事情是在科学技术方面为国家做点什么。

  “平时,主要是通过接受邀请参加检察机关的执法检查活动、工作会议,与联络员沟通,翻阅《检察日报》和工作简报,听取检察工作情况汇报等形式了解检察工作。但这些渠道可能还不够。”彭先觉说。

  杨梅说:“我认为检察机关不仅要把握自觉接受监督的工作机制,还要畅通渠道,通过利用发挥代表建言献策的能力和宪法赋予人大职权这个有利平台,反馈检察工作中遇到的突出性、代表性的问题,形成部门间的联动,形成合力,使问题得以解决。”

  在谈到如何改进检察机关联系代表的方式时,杨梅认为,现在检察机关是越来越重视联系代表了,包括检察系统的记者安排走访一些代表,而且都落实到人头上。同时,院党组的同志都来征求意见,加强了解,可见检察机关自觉接受监督的意识是越来越强了。

  “我这里有两个建议,”杨梅说,“ 一是希望你们能够在加强与人大代表的联系的务实性上有所改进,因为人大代表来自各行各业,希望记者首先要了解代表们对检察工作的关注点。二是根据检察机关的工作实际有针对性地采取沟通联系方式。”

  编辑:施文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