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周汉民委员:“最大限度追赃挽损”充分体现司法为民
2019-03-08 09:48:00  来源:检察日报

  本报北京3月5日电(全媒体记者杨波)“决不能让经济运行滑出合理区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这句话,给全国政协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周汉民留下了深刻印象。

  周汉民始终心系国家经济发展,心系上海这个国家金融中心的安全稳定。“1992年,中央批准上海迈向国际金融中心,一晃26年过去了,我们的目标是在2020年建成国际金融中心。如何将这个地位确立好,最核心的就是法治。法治不仅体现在立法,同时也体现在执法、司法上。这些年,检察院、法院都为此作出了贡献。”周汉民说。

  2018年,正全力迈向国际金融中心的上海,经历了一场因“P2P”引发的阵痛。这个互联网金融高速发展的产物,本该是改善民生、搞活经济的一把利器,却在这一年成为非法集资、金融诈骗的代名词。“上海也不例外,因为它是世界金融重镇,相关犯罪发生也是最严重的。在打击这类刑事犯罪过程中,司法机关责任重大。”周汉民对记者坦言。

  有责任就要有担当。早在2014年,最高检、最高法和公安部就曾发布《关于办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时隔5年后,2019年1月,“两高一部”再次联合出台《关于办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针对近年来非法集资犯罪呈高发多发、向互联网金融领域迅速蔓延的态势,对新形势下办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作出全面回应和规定。

  今年1月30日,最高检召开“依法惩治非法集资犯罪,守好人民群众‘钱袋子’”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非法集资犯罪涉案财物追缴、资产处置问题引发关注。“最大限度地追赃挽损”“最大限度减少实际损失”等词语表述成为一大亮点。

  “这充分体现了司法为民的宗旨。”周汉民委员对此评价道。他表示,在现实社会里,那些非法P2P网贷产品的受害者,很多都是普通老百姓,更多的是离退休老人,他们看到许多当时承诺的优惠后心有所动,而投入其中的往往都是养老钱、养病钱,甚至保命钱。尽最大努力来挽回百姓的实际损失,这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举措。

  “打击在后,预防在先。”周汉民建议,应加快互联网金融领域行为细分,精准选择与不同行为相对应的法律法规,加强防范和监管,从而在源头上避免非法集资、金融诈骗等犯罪的发生。

  [责任编辑: 郑晨]

  编辑:万晓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