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第一时间把十九大精神送进千家万户
2018-01-24 15:26:00  来源:

  大学生在小区内向社区居民做十九大精神报告问卷调查。 本报全媒体记者 孙井贤 摄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孟祥 通讯员 马嘉旎)“对于十九大,您最关注的是什么问题?”11月3日下午,在云龙区紫金东郡社区,来自徐州医科大学的学生们带着一摞摞调查问卷随机发放,收集社区居民最关心的话题,感受过去五年身边发生的变化。

  这是徐州医科大学麻醉学院和云龙区委宣传部举行的“十九大进社区”活动的一个缩影。徐州医科大学(原徐州医学院)麻醉学院成立于2006年,前身是1987年创办的徐州医学院麻醉学系,这也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麻醉学系。当天,来自该校的数十名大学生们将通过进社区宣传、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了解广大徐州市民对十九大会议的关注程度及热点,宣扬十九大精神的重要论述与思想内涵。

  “青年一代关心国家大事,这是件好事!”正在社区活动中心下棋的一位大爷边填写大学生们发放的调查问卷,边勉励学生们:“希望你们都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在紫金东郡社区,接受问卷的居民非常配合,大家纷纷表示非常关注十九大报告中提到的民生问题,尤其对医疗、养老、教育、住房、反腐、环保等问题关注度颇高。社区居民姚方武说,自己特别关注住房和养老问题,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这一条是尤其得民心的。社会养老问题是逐渐凸显的矛盾,十九大报告对养老的重视,使老人们提振信心,通过社会养老、社区养老、医养结合的推进,让老人们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在宣传的同时要注意倾听群众的观点,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居民的认同感。”参加活动的大学生张印收获颇丰。她联想到自己作为未来的医生,如果可以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也能加深信任减少医患矛盾。

  “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就是要关心祖国和民族命运。”徐州医科大学麻醉学院党委书记丛宁认为,大学生要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联合在一起,多关心时事,了解当今世界发展的趋势,特别是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方面的信息,并付诸行动,做时代的先行者。

  “徐州医科大学麻醉专业是徐州的一张靓丽名片,从这里走出的学生遍布中国甚至全世界。”云龙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刘东亮表示,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大学生们走出校园进社区宣传十九大精神,这项实践活动体现了对国家的忠诚、对人民的感情。

  活动现场,徐州医科大学麻醉学院团委书记蔡卿卿告诉记者,十九大会议刚刚结束,大学生们通过深入基层的社会实践收到初步的成效,既让社区居民进一步了解十九大精神,又让学生们意识到要通过自身的学习,更好地宣传十九大精神内涵。随着“十九大进社区”活动的深入,学校将调整社区问卷调查的时间,利用周末走进更多的社区,第一时间把十九大精神“送”进千家万户。

  编辑:施文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