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她们,将使命注入芳华
2020-03-10 15:49:00  来源:检察日报

  从检18年、公诉历练13载,在我办理的600余件刑事案件中,曹某等18人涉黑案至今仍历历在目。

  这起由公安部、省公安厅、省检察院挂牌督办的涉黑案件,于2018年7月移送我院审查起诉。我是办案组中唯一的女成员,但这并不妨碍我和其他5个同事埋首于厚厚的卷宗与录像光盘的审查中,开启连续作战模式。

  240余册卷宗材料、500余张录像光盘、18名被告人、27名辩护人、14项起诉罪名,1.9万字的起诉书、5000余字的公诉意见、135万余字的审查报告,数字背后是付出,更是我们交上的答卷。

  节假日的会议室里,经常传来我们对法律适用及理解的“高谈阔论”:证据收集的程序是否合法?证据形式是否完备?证据证明是否达到了确实充分的标准?可别小看这些普通的疑问,每一笔事实的分析与论证、每一个证据的严格审查,都要慎之又慎。

  这起涉黑案涉及10余项罪名,尤其让我感到棘手的是其中新型“套路贷”犯罪手段的认定。除了学习,别无他法。我们组团学习其他院的办案经验,从黑社会性质犯罪到诈骗行为的定性,从诈骗罪与职务侵占罪的甄别到虚假诉讼罪等罪名的理解,不同罪名构成要件及证据标准,相关的法律规定、司法解释、指导意见、案例,灯下的我不知翻了几十遍。

  “妈妈你是不是都快魔怔了?”儿子的一句玩笑话把我从案件中拉了出来。谁说不是呢,庭审对于公诉人来说,是场实打实的考验。作为主办检察官,我必须一遍遍地查找细节、审查证据,预测庭审焦点、修改出庭预案,那段时间,我吃饭睡觉脑海中全是案件细节。

  2019年1月8日至10日的三天庭审中,我们有针对性地开展了讯问、示证,在充分的事实证据面前,部分不认罪的被告人最后也表示认罪。“言简意赅,指控有力。”一位参与旁听的法律专业人士对起诉书作出点评。当然,他也许不知道,36页、1.9万字的起诉书,我们先后修改了15稿。

  170多个日夜告诉我,在磨炼面前只有咬牙坚持才能实现蝶变,在办案面前只有求极致才能实现公平公正。维护公平正义的路上,我会一直坚守。

  难忘那次救助

  

  诸城市检察院 邱召伟

  “我曾经办理过几百起审查逮捕案件,处理过许多举报线索,见过不同行业的上访人,但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却是那次司法救助……”在单位组织的一次主题分享会上,我回忆起初见被害人家属刘某的一幕,仍然百感交集。

  我刚被调整到控申部门不久,便接到未检部门转来的一个司法救助案件线索。一名被害人遭遇交通事故死亡,当天他的小女儿刚好出世,但是犯罪嫌疑人因家境贫寒根本无力赔偿。对线索认真梳理后,我初步判断,被害人家属符合司法救助条件,便在第一时间启动了调查程序。

  考虑到被害人家庭的特殊情况,我和分管领导汇报后,与同事驱车100多公里到达莒县,向被害人所在社区干部了解情况后,我们选择了在社区和被害人妻子刘某见面。

  一个多小时的等待后,一辆老式的旧自行车出现在我面前,车座后面坐着不到半岁、还坐不稳当的婴孩,为了防止婴孩前倾和后仰,四周用被子围着。“对不起,家里没人看孩子,我只能走到哪带着去哪。”刘某的回答让人心酸。

  交谈过程中,我尽量少提及她的伤心事。“为了两个孩子,你也要好好地过下去。”做完笔录,我握住刘某的手鼓励她。

  回家后,心情久久无法平静。同为人母,我深切体会到刘某的艰辛和不易,也特别想帮帮她。后来,我整理了一些衣服和日常生活用品,一起寄给了刘某。

  调查结束后,我们依职权启动了司法救助程序。鉴于刘某家庭的特殊性,在山东省检察院向基层院征集司法救助案例时,我们毫不犹豫将该案层报至省检察院。经过审查,省检察院向刘某发放了司法救助金。因刘某交通出行不便,在经得刘某的电话同意后,我们为刘某办理了领取救助金手续,并将申领到的司法救助金送到刘某家中。

  后来,我给刘某打过几次电话。“大儿子考上县高中了”“小女儿会走路了”“我找了个剪线头的活,在家里就能赚钱”……刘某慢慢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我也由衷地感到欣慰。

  近年来,我院在司法救助工作中,通过强化部门协作、多元救助、主动救助、案外关怀等措施,累计救助30余名刑事被害人及其近亲属,解决了他们的燃眉之急,帮助他们重塑生活信心。

  一颗“未检心”

  

  寿光市检察院 张丽

  “以前的你可是雷厉风行、沉稳淡定,现在怎么所有的喜怒哀乐都跟着这群孩子走了?”前几天跟同事聊天时,她们不经意的一句话让我忽然意识到,虽然自己在反贪、公诉等岗位干过23年,但未检部门2年多的经历却让我修炼了一颗“未检心”。

  未检工作不仅是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更多的是育人育心。“感谢你们对我的付出!”我至今都保留着小李(化名)的感谢信。小李是个阳光大男孩,因琐事与人发生争执,在广场聚众斗殴,最后造成对方轻微伤。受案后,通过阅卷发现他是高三在校生,马上就要参加高考,我决定依法启动快速办理机制。

  “检察官阿姨,我是不是不能考大学了?我真的很后悔,我的人生是不是要毁了?”利用学校放假时间,我对小李进行了教育、讯问,小李的心理压力很大,也很后悔自己的行为。根据对案子的初步判断,我尽可能安慰他:“你先安心回学校复习,不要有心理负担……”

  同时,我先后到学校、社区进行社会调查,了解到小李表现较好,学习成绩尚可,这次打架主要是一时冲动,是初犯,有认罪悔罪表现,事后他的家长也及时对被害人进行了赔偿并取得谅解。综合上述情况,我院依法对他作出不起诉决定。

  小李高考前夕,我邀请寿光市心理协会专家对他进行心理辅导,并陪同他一起熟悉考场,给他鼓劲加油。那年9月初的一天,我又看到了小李,他拿着录取通知书和一封感谢信,开心地说:“检察官阿姨,我收到录取通知书了,快开学了,我和爸爸来谢谢您!”

  此后,我和小李一直保持着联系,每次看到他在朋友圈分享大学时光,自信与阳光重新回到他身上,我都有一种自家孩子长大成人的获得感。

  两年多来,我办理未检案件200余件,先后对40余名涉罪未成年人作出不起诉决定,有3名涉罪未成年人考上理想的大学;帮助3名被害人申请司法救助金2万余元;开展“送法进校园”活动20余次,开展各类普法教育120余次。

  未检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如何帮助误入歧途的少年们走向新生,开启新生活,是每个未检人都要思索的问题,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我歌唱我心

  

  临朐县检察院 王菡(左)

  作为政治部的一名科员,我平时主要从事宣传、教育培训等工作。随着新科技的不断发展,如何借助新科技更好地做好本职工作,既是一项挑战,也让我的工作增加了趣味性和成就感。

  去年国庆前夕,各地检察机关纷纷以快闪的形式唱响《我和我的祖国》,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院也不甘落后,准备做一个不一样的快闪。“主题是作品的灵魂,干脆我们就以‘传承’为主题。”我的想法得到同事们的认可。“要引人入胜,开篇的故事设计是重中之重,快闪时长短,超过5分钟观众就没耐心了,一定要短小精悍。”同事们补充道。

  终于,在数不清多少次的推翻重建后,我们设计了“忆往昔”-“看今朝”的故事框架,用老检察长与新时代检察官之间的祖孙关系来体现主题。几经打磨,终于有了开篇的点题故事:正在翻看旧照片的老检察长接到检察官孙女打来的电话,孙女邀请爷爷参加检察院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活动。穿上退休前的那身豆绿色检察制服,伴随着检察官宣誓的声音,老检察长再次走进了检察院的大门,此时,孙女和其他检察官微笑着迎接他,音乐响起……

  既然是检察院的快闪作品,就一定要有检察特色。在制作音乐背景时,从案件流程的各个环节到扫黑除恶、未成年人检察、公益诉讼等重要的工作镜头,都通过出场顺序、场景设计、道具、画外音及演员分组演唱穿插实现。为了传递出真实情感,我号召同事们亲自歌唱。请专业老师指导,进录音棚……功夫不负有心人,同事们的歌唱效果棒棒哒,和专业水平比起来也不逊色。

  快闪作品发布后,被学习强国、市委宣传部等采用转发,总点击量超600万次。有的网友说:“这个县级检察院的快闪惊艳到我了。”有的老同志说:“看到白检(老检察长)的一瞬间,眼泪就下来了。”还有一些兄弟院的同事打来电话,向我询问拍摄过程。

  正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关键阶段,我们借助新科技做好疫情防控和办公办案,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我相信,只要用心用情用力,我们就一定可以克服一切困难和挑战。

  吹响“小喇叭”

  

  潍坊市奎文区检察院 玄承瑛(右)

  “防疫办案两不误,为检察官点赞!”“看了你们的文章,对防疫信心倍增”……2月24日一大早,我像往常一样登录微信公众号,一进入,便接收到了很多粉丝的留言。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能收获群众的认可和肯定,让我备受鼓舞。

  春节期间,我因去过外地,返回后按要求居家隔离14天。隔离期间,得知同事们已经纷纷深入社区开展防疫,留在院内的同事也坚守岗位开始处理各项业务工作,我十分焦急。作为检察宣传人员,我深知在此刻绝不能缺席。

  但是,无法到社区防疫现场,就意味着不能第一视角第一时间抓取生动的故事和瞬间,这该怎么办?我一面及时跟科室主任汇报,交流宣传角度和思路,一面给前往社区防疫的同事打电话,提醒他们在保护自己的同时,及时与我分享防疫过程中发生的故事。

  经过几天的沟通,我了解到很多感人的故事:有的干警夫妻双方都在防疫一线,自大年初一起便没见过面;有的干警主动帮助居家隔离群众购买物资,把自己仅剩的口罩送给了年迈的老人……根据同事们提供的鲜活素材,我先后编辑了《用担当书写防疫检察故事》《共同战“疫”,奎检一直在行动》等微信原创文章,同时利用单位抖音公众号编发了11条防疫短视频,短短几天,总点击量便突破了400万次,特别是反映检察干警同心抗“疫”的作品,起到了很好的宣传引导效果。

  “有好的故事了,还需要相应的图片配合呈现,这样的宣传才全面生动。”我跟各业务部门联系,提醒他们注意收集相关照片。仅仅两天,就收到了不同业务岗位的多张工作照片。经过精心挑选投稿,最终,一张反映案件管理部门办理业务的照片被报纸采纳。

  随后,我趁热打铁,推出了后续防疫新媒体作品。看着网友们一条条或肯定或共鸣或感触的留言,我终于感觉不那么焦急了。

  眼下,我已返回工作岗位,但疫情防控工作仍在持续,检察办案也没有丝毫放松。我将继续吹响检察宣传“小喇叭”,把更多的检察故事、检察正能量传递出去。

  一张照片

  

  昌邑市检察院 缪欣 (左)

  疫情防控特殊时期,有时要在家远程办公,为此,我经常会在手机、电脑间传导文件。有天,无意间又看到之前从微信里保存下来的一张照片,照片上的父女二人拿着一张大学录取通知书,脸上的笑容很温馨、很灿烂。再次看到,我内心还是充满欣喜和自豪。

  照片上的女孩,是一起交通肇事案被害人张某的女儿小文(化名)。这起交通肇事案移送我院审查起诉时,正值那年高考前夕。张某在车祸中去世,小文彼时刚满18岁。我发现这起案件并不复杂,被告人姜某负事故全部责任,保险赔偿金约80万元、已赔付完毕,按照法律程序,该案很快就可以提起公诉。

  可是,案件的办理比预想的要复杂。案件刚分到我这里,姜某就急匆匆来找我,想通过检察院和张某丈夫老杨沟通一下。我理解他的心情,对于我来说,促使当事人达成和解,能够更好地化解社会矛盾,这也是我们应该做的工作。

  于是,我去找了老杨,向他转述了姜某愿意达成和解的意向。他沉默良久,告诉我,因为这场交通事故,原本幸福的家庭瞬间散了,女儿小文即将高考,但因为这件事情绪低落、毫无备考心思。他们父女二人不想原谅任何人。

  “孩子马上要参加高考了,这是大事不能耽误,怎么做才能让孩子尽量少地受到母亲离去带来的伤害?”我当即请教未检部门的同事。“要让她感受到你真正是在帮助她,而不是仅仅在完成工作。做到这点才能顺畅开展后续工作。”同事提醒我。

  果然,第一次见面,小文对我是排斥的,她拒绝和我沟通。一次不行,就两次、三次……有时候,我什么也不说,只是默默地陪伴她;有时候,我会给她讲讲办案中发生的故事;有时候,我会带给她一本书;有时候,我会带去老师和同学们的最新消息……慢慢地,她对我的态度和善了,开始和我说上一两句话。终于有一次,她忍不住在我面前嚎啕大哭起来。那一刻,我知道,我已渐渐打开了她的心结了。

  老杨看到女儿的改变,也感触良多。他最终选择了原谅姜某,也希望女儿能忘掉仇恨,在充满爱的环境中继续成长。

  就这样,姜某和杨某达成了和解,也承担了相应的刑事责任。更重要的是,在案结事了的同时,杨某和女儿也走出阴霾,开始新生活。我深深地感受到检察工作的价值和意义。

  本期同题山东潍坊篇

  (文稿统筹:本报记者 卢金增 制图:王晓杰)

  [责任编辑: 刘佳音]

  编辑:万晓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