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影像记忆
第八届全国检察机关“三微”作品征集展播活动观察
在“积极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讲好检察机关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法治担当的生动故事”的要求之下,检察文化如何引领检察工作实践,检察宣传如何创新表达?
在对这一问题答案的思索中,第八届全国检察机关微电影微视频微动漫作品征集展播活动如期而至。
“这是个成果集中展示的舞台。”在最高人民检察院新闻办公室负责人看来,在这样的背景下,活动所承载的意义也愈加深重——通过微电影微视频微动漫形式全面展示新时代新征程检察机关坚持“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基本价值追求,推动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检察全面协调充分发展的生动实践,推进检察文化自信自强,激励引导广大检察人员以更高质效履职办案服务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伟业。
从盛夏到寒冬,征集展播活动历时6个月,冲出重围的作品经历了怎样的“淬炼”?这些作品又讲述了怎样的检察故事?
想脱颖而出需要“过三关”
《承诺》等10部作品获微电影“十佳作品奖”,《第一动力》等10部作品获微视频“十佳作品奖”,《海洋星球“守蔚者”》等10部作品获微动漫“十佳作品奖”——2024年1月初,最高检公布了第八届全国检察机关微电影微视频微动漫作品征集展播活动获奖结果。
对这些作品来说,成为“十佳”的过程,来得并不比其制作本身更轻松。
据最高检新闻办有关负责人介绍,活动伊始,组委会共收到32个省级检察院报送的“三微”作品445部,其中微电影138部、微视频164部、微动漫143部。
事实上,在进入到活动组委会办公室之前,这些作品就已经过各省级检察院宣传文化部门的初次筛选——这也意味着,每一部参选作品都是经过“细致打磨”,是带着“使命”来参赛的。
面对445部作品,记者了解到,最高检新闻办、最高检影视中心、中国检察出版社有关工作人员组成了评审组,进行复评。评审组逐一审看并评价打分,根据作品得分高低,确定微电影、微视频、微动漫各20部作品入围定评。
对于评委来说,在审看时更关注作品的哪些闪光点?据最高检新闻办有关负责人透露,“题材导向”“编剧文案”“视觉效果”“后期制作”等都是重点关注对象。
2023年12月26日,最高检新闻办特别邀请了中央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法学专家、影视界专家以及最高检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共15名成员组成评委会,对入围定评的60部作品再次逐一评审打分。
“最终根据得分高低和讨论情况确定每类十佳作品、优秀奖作品以及单项奖。每类作品前10名为十佳作品,其余为优秀作品。”最高检新闻办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另外,此次征集活动还设立“组织奖”10名,由组委会办公室根据评委给予各省级检察院报送作品获奖总分排名,前10名即为“组织奖”获奖单位。
“优中选优。”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图书馆民国时期文献保护工作办公室主任马静在参加定评会后表示,“作品的质量非常高。”
打造兼具时代意义、法治内涵、检察特质、大众口碑的好作品
“三微”要讲述怎样的检察履职故事?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检察文化作品?
此前在京召开的全国检察宣传文化工作会议提出,要坚持文化润检、文化兴检,丰富检察文化内涵,繁荣检察文艺创作,打造更多具有时代意义、法治内涵、检察特质、观众口碑的检察文化精品力作。
微电影《承诺》中,检察官在办理一起盗窃案中,向犯罪嫌疑人李某承诺帮其解决“黑户”身份问题,李某也承诺会好好改造,重新做人。在与办案民警协作帮助李某上户口的过程中,检察官意外发现李某可能是当年被拐卖的人,且亲生父母尚在寻找他。最终在多方协作下,犯罪嫌疑人与分别多年的父母在看守所相见。
“微电影中引用了一个金句——‘你办的不是案子,而是别人的人生’。”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传媒研究中心秘书长、研究员冷凇看来,这是检察官用心用情办好群众身边小案的缩影,也是政法机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依法能动履职,从司法办案向社会治理延伸,以司法办案努力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的担当。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微视频《第一动力》勾画了检察机关积极履职,构建“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四合一知识产权检察保护体系的探索。
“视频制作得非常有设计感,体现了鲜明的检察特色。”中国政法大学光明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刘徐州对该视频印象深刻,他直言:“制作非常精良。”
海洋是生命的摇篮,为人类提供了许多资源和服务,对于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微动漫《海洋星球“守蔚者”》呼吁大家从自身做起,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守护蔚蓝星球。
“主题非常鲜明,导向准确无误。”中国广播电视联合会法治传媒委员会副会长黄海星特别提到了微动漫《海洋星球“守蔚者”》。“以动漫的方式展现,技术上是下了功夫的,效果非常好。”
在多位受访专家评委看来,获奖作品形式新颖、表现形式专业,实现了普法属性和艺术属性双向奔赴,这就是检察机关以实际行动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真实写照。
“而且作品都很接地气。”纵观全部获奖作品,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建工三建公司机电安装分公司水电队队长谭双剑表示,“获奖作品由基层检察院拍摄,来自于生活、来自身边的故事,让看作品的人能感觉到检察官是干什么的,让老百姓以后遇见事情的时候知道找谁。”
接续做好宣传,发挥检察文化引领作用
历经八届,全国检察机关“三微”作品征集展播活动共计有近3000余部作品参赛。这些作品见证了新时代“四大检察”发展成就。
评选活动告一段落。但评选结果公布并不是结束,如何才能让作品价值最大化,让更多检察故事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
“好作品这么多,传播力度也要加大。”多位受访专家评委期待作品能够多平台展播,让大家对检察工作有更多了解。
记者了解到,自2024年1月6日起,最高检、检察日报网络新媒体开设专题网页或专栏,相继对获奖的60部作品进行集中宣传展示。相关作品也会通过学习强国平台、“中国普法”微信公众号展播,持续扩大影响力。
“各级检察机关要对标对表获奖作品和单位,深入做好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结合文章,认真落实全国检察宣传文化会议精神,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努力创作更多思想性艺术性俱佳的检察文化艺术精品,为推动检察工作现代化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最高检新闻办负责人表示。
(本报记者单鸽)
[责任编辑: 张子璇 石佳 朱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