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春,从选择铁检职业生涯的那一时刻开始,到明年的2019年,将整整33年。
1981年夏,刚从部队退伍的我,分配到铁路基层单位后,由于自己刻苦努力工作,被提拔到车间中层领导干部工作岗位,当时,工作很稳定。但是,面对社会治安形势不好,铁路部门也存在着运输物资时常被盗窃,不法分子潜入旅客列车上扒窃旅客钱财的现象,时有发生。在一个偶然机会,得知上级组织部门正在为铁路检察机关考察人选的名单中有我时,毅然决然的选择了去襄阳铁路运输检察院工作。从此,开启了我人生之旅的新历程。
1989年秋,上级检察机关----郑州铁检分院。由于正在查处一起涉嫌铁路运输领域以车谋私的职务犯罪窝案时,因办案力量不足,急需从各基层院抽调检察人员充实专案组办案力量。院领导征求意见,当时年轻的我,感觉到这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于是,向院领导报名,选择去分院参与办案。经过几个月与分院的老检察官、老师傅们的朝夕相处,在办案中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情,办案即将结束时,由老师傅们出面找领导调我到了分院。
在反贪部门一干就是17年,面对在计划经济的大背景下,铁路货物运输的运能与运量矛盾日益突出,出现了铁路运能严重不足,远远满足不了货主的运量需求的紧俏局面。于是,权钱交易的行为在铁路货物运输中出现。
因此,在院领导的正确领导和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以及同事们的紧密配合下,我17年如一日,承办了一起起重大、疑难的腐败贿赂案件,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侦查工作任务。比如:有的贪污、受贿案件,需要追脏上百万元的现金上缴国库。这些款源,一般都是以犯罪嫌疑人、或者及其家属的名义,在各个银行分别以五万元、十万元的大额定期存单。如若将这些大额定期存款提取现金,就必须事先做通犯罪嫌疑人及其家属的思想工作后,在其积极配合下,才能从各个银行一笔一笔的提现。有人,见此状,提醒说:这样做,太危险了。遇有抢劫犯,怎么办?如果犯罪嫌疑人、及其家属思想波动,出现意外,怎么办?面对这些疑问,没有退缩半步。反而,在不断的责问自己,安全预案是否到位?犯罪嫌疑人、及其家属的思想工作是否做好?这些疑问都有把握后,在组织具体实施中,选择做到胆大心细,顺利地完成了追脏任务;还有的案件,在侦查过程中,犯罪嫌疑人提出,证据材料可能在办公室抽屉里存放着,要求配合去办公室查找。经检察长和局长同意后,在做好安全预案的前提之下,选择的时机是趁其机关办公大楼下午下班后,再带嫌疑人上九楼办公室查找。此举最危险的地方是窗户,为做到万无一失,我认为嫌疑人的人身安全比自己的人身安全更重要。于是,一进九楼办公室后,就选择了站在窗台前,当面注视着嫌疑人。如有不测,嫌疑人跳窗身亡,只有先将自己推下去或者推开,才有可能。一瞬间的事,还有其他同志和法警在场,必将一勇而上,嫌疑人是无机可乘的,也就会打消这一念头。同时,也解了嫌疑人记忆证据材料可能存放在办公室抽屉里的心结。从而,保证了侦查工作任务的圆满完成。
而今回首,所承办的每一起起反贪案件质量时,为使老百姓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2006年夏,因武汉成立铁检分院,需要扩充检察人员,我选择来武汉铁检工作。面对新的单位、新的环境、新的形势、新的任务。我又将全部精力,投入到了武汉铁检工作之中。一转眼间,到明年就13年了。在这13年里,为确保铁路客货运输的安全,以及高铁平安运行,在狠狠打击涉铁的刑事犯罪中,尽到了自己的一份应有之责。因此,我不仅完成了各项检察工作,而且遴选为员额检察官后,按照司法责任制的考评要求,所承办的每一起涉铁案件,在质量评查中都得到了考核组的合格认证。
此外,在我刚来武汉铁检工作时,记得院领导非常重视写作理论人才的挖掘、选拔和培养。由于我过去一直是在业务部门的办案第一线工作,没有从事过文字写作,既没有一点基础,也没有什么经验可谈。面临这一新的挑战,为了不辜负院领导的期待和要求。于是,已年迈奔五十的我,在工作之余,也选择了开始学习写作。有时为完成一篇写作,常常没有节假日、没有双休日,经历了一个由不会到熟悉,再到逐步提高的过程。对这一选择的坚守,一干就是13年,每一次为保质保量的完成理论调研任务,尽了自己最大努力。回顾13年来,不仅被上级检察机关连续四届聘请为理论人才,而且经盘点累计各类获奖作品写下的文字也近百万余字。其中有的作品被列为专业丛书出版,全国发行;有的被评选为全省一等奖,并收集到获奖作品单行本发行;有的被报刊杂志选用;还有的被中央各大新闻网络媒体发表。其中撰写的(《我心中的五个湖北铁检精神》、《以铁路检法为依托,加快推进跨行政区划司法管辖改革的步伐》、《浅谈涉铁领域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之构建》)三篇署名文章,被高检院新闻办、政治部将主要观点、建议分别收集到三期专题简报中,报送高检院领导和下发至各省、直辖市、自治区人民检察院的检察长参阅。给了我极大的鞭策和鼓舞。
也有的同志,看到这些理论成果,建议说:将所有发表的作品收集起来,分门别类整理成几本丛书,出版全国发行,收到的社会效果,还会更好一些。但我还是没有选择这样去做。我个人认为:这些作品的写作,主要是因为有院领导、以及分院三任检察长的高度重视理论研究工作,提供了一个好的学习平台、培养了一个好的写作团队和营造了一个好的学习写作氛围,本人才有可能将自己业余时间的那一份热和光,得以发挥。既然作品已经公开发表,现在就没有必要再出版发行了。
逝者如斯夫。时间过得好快,明年我就要退休了,虽然铁检的检察职业生涯开始倒计时,但在剩下的时间里,我仍将继续努力工作,在岗一分钟,也要干满六十秒。
当我离岗检察工作岗位后,也一定还会时刻牢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人生格言,来陶冶自己的情操。将鼓舞着我,继续努力学习,在人生的有生之年,我还将去重走长征路和游访祖国大江南北、广袤乡村、山川河流,再用近百余万字的文字,来赞美社会主义好、中国共产党的新时代新思想和大美中国的新辉煌。
在最后,也预祝每一位铁检人,在自己选择的工作岗位上,努力将个人的奋斗步伐深深刻印在依法治国发展历程的国度之中,共同开创铁检事业的新荣光,尽情地去书写一个个属于你们自己的精彩人生吧!
(作者单位:湖北省检察院武汉铁路运输检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