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义网内蒙古1月10日讯(通讯员崔友)“元宝山区检察官文联的成立,使我区有了第一个检察官文联组织,标志了元宝山区检察文化建设工作进入新阶段,也为全区基层院文化建设提供了示范,必将为建设高素质检察队伍、推动检察工作科学发展起到积极作用。”——这是内蒙古自治区检察院2011年12月1日向元宝山区检察院发来贺电中的一段话。多年来,该院大力弘扬检察文化,用文化促发展,打造出一支优秀的团队。2008年荣膺自治区检察机关“十佳基层检察院”荣誉称号,今年7月该院集体和检察长个人分别被自治区检察院授予集体二等功和个人一等功,院党支部被赤峰市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不久,该院还被自治区检察院授予“四化建设示范院”,被自治区纪委、监察局授予“机关廉政文化建设示范点”。
阵地建设彰显文化底蕴。该院重视文化阵地建设,“四室一厅”就是他们最好的杰作。“四室”即荣誉室、才艺展室、电子图书阅览室和健身活动室,一厅即一楼大厅。高规格的荣誉室,是检察院对全院干警进行教育的一块重要阵地,新干警到院里上班,第一件事情就是到荣誉室里聆听那些干警们奋斗故事。清新典雅的才艺展示厅,精心装裱的一幅幅书法、摄影、手工作品都是检察院干警心智之作。电子图书室里,各种图书、杂志和电子信息,为干警们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健身活动室是干警们进行体育锻炼的场所,生龙活虎的运动身影,彰显干警们的活力,“流汗的你最美”“赢在起点”“体育无处不在,运动无限精彩”等贴心式口号立意新颖,催人奋进,彰显检察文化魅力。此外,廊道上悬挂的富有哲理的名言警句,引人深思。一楼大厅电子显示屏上,滚动播出的一句句警示语或温馨祝福,无不传递着和谐的文化气息。“想不到,一个基层检察院能对文化建设如此重视,难怪人家取得那么多成绩”一位来采访的记者感慨地说。
主题实践教育深入人心。该院把“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主题实践活动与文化建设紧密结合,实施了每个人新学唱一首红色歌曲,新读一本红书、看一部红色经典革命电影、重温一次入党誓词等为主要内容的“十个一”活动。今年6月和9月,全院组织干警分两批到井冈山接受革命传统教育,亲身感悟革命先辈创业的艰难和伟大,参观结束后,每人都撰写二至三千字的体会文章,装订成书,永久珍藏。该院还在平庄银河广场举办了迎接建党90周年、检察机关成立80周年“铸辉煌,再奋进”检察院工作成就图片展,得到自治区副检察长李茂林,赤峰市院领导和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好评。11月份,院里还专门举办了革命传统教育主题实践摄影展,展示100多幅照片全部出自干警之手。
廉政文化建设成为示范。“能成为自治区级机关廉政文化建设示范点,基地建设功不可没。”王占军检察长所说的基地,是由元宝山区纪委和检察院联合建设的党风廉政建设和预防职务犯罪教育基地,基地建成后成为对全院干警进行警示教育的最好阵地,并先后接待了自治区和市内外领导,区内纪检、工商、税务、法院,司法等部门和平煤公司处级以上等领导参观人员1200多人,被人誉为“金色防火墙”。今年5月,该院被赤峰市检察院确定为全市“廉政风险防范机制建设试点单位”。
各种文体活动魅力无限。该院大力倡导干警参与健康文明的文化活动中来。该院开展的主题演讲赛和廉政知识竞赛有声有色。在元宝山区司法战线主题辩论会和在全市主题实践活动演讲赛该院都夺得了冠军。此外,该院连续多年承办元宝山区政法系统“正义杯”羽毛球邀请赛,承办全市检察机关及临省兄弟院羽毛球邀请赛,举办全院职工趣味运动会,“拥抱春天”登山等活动。每年的节庆日,该院都安排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内容,用以凝聚人心,激励斗志。今年“七一”期间,该院在全区政法系统职工排球、羽毛球竞赛中,再次双获冠军。“能经常参加我院的文体活动,不但身心健康,干工作也有劲。”一名老干警这样说。
干警参与创作成效显著。在文化育检的大环境感染下,干警积极参与文化建设,“我院的干警办案是高手,写起文章来也毫不含糊”。2011年,该院在市级以上新闻媒体发表新闻、文学稿件297多篇,其中在检察日报、正义网、中国人民法制网等国家级媒体发表文章21多篇,在自治区级媒体发稿99篇,市级媒体发稿101篇。上报信息121条,被市以上级检察机关采用39篇。撰写调研文章35篇,被国家级采用15篇,《一个女侦监科长的“特异功能”》《基层检察长的“炼金术”》等一些很有分量的文章纷纷被各法治媒体转载,检察长的调研文章和摄影作品还在正义网的“检察长论坛”和“图片频道”上给予发表和推荐。
高水准的文化建设,促进了队伍建设。2011年,办案数量和质量都创下历年最好水平,全院连续多年实现了“安全零事故”、“干警零违纪”、“执法零差错”、“涉检零上访”的工作目标,2011年末,市院表奖的18个集体三等功中,元宝山院就占7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