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记游香桥岩
2017-12-08 15:40:00  来源:正义网

    香桥岩,在距柳州市市区八十多公里的鹿寨县中渡镇境内,是一处喀斯特地貌的国家地质公园。据说那里风景绮丽,其独特的地质风貌,让许多游人为之倾倒。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颠簸,汽车驶进了中渡镇境内。“你们看啊!那里多像石林。”我举目望去,果然公路边的山上,矗立着许许多多奇形怪状的石笋,颇有几分云南石林的风貌。我急忙拿起相机,“咔嚓咔嚓”地照个不停。

  “哎!留着内存吧,美景更在深山处”。坐在我旁边的一位游客劝我道:“到了香桥,有你照的”。

  我虽然将信将疑,但还是不由自主地放下了相机。却更增添了几分对香桥岩的向往。

  车又行了十来分钟,一座造型别致的长方形凉亭出现在眼前——香桥岩风景区到了。

  下得车来,登上这长方形的凉亭,极目远眺,只见远处连绵不断的群峰像麦浪一样起伏不平。让人看了顿觉心旷神怡,舟车的疲惫也忘得一干二净。

  目光慢慢地从远处收了回来,一座红柱绿瓦六角凉亭映入我的眼中。好奇心驱使我跑过去,只见亭上挂着一块上书“留香亭”的匾,我顿觉得有一股大自然特有的清香浸润心肺。

  在六角亭和长方形凉亭之间,有一圆形拱门,这就是香桥风景区的入口处。穿过此门,拾级而下,有一洞口,上方刻有“香桥岩”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这是一个东西方向的岩洞,入口处仅有两米左右高,一米左右宽。越往里走,光线越来越暗,却可隐隐听到“的哒的哒”的声音。正当高一脚低一脚摸黑前行时,忽然一股习习凉风迎面吹来,紧接着一缕光线透了过来。我们快步向前走去,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原来到了洞的出口—— 一个高大宽广明亮的石厅。

  这石厅,可容纳二百多人,高有五米多,顶部异常的平坦,但在出口处,却有一钟乳石倒吊其中,在它下面有一石笋拔地而起,与之遥遥相对。

  来到洞口,放眼望去,四周都是高高的峭壁,脚下是深深的天坑。峭壁上“藤盘四壁悬”,峭壁下天坑底部,一条小河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磷影,煞是好看。

  出得洞来,踏下百多级的石阶,就到了天坑的底部。走不多远,忽闻一阵潺潺的流水声,左顾右望却不知出自何处,正狐疑不定时,转过一个弯后,一座天然的石拱桥似彩虹一般飞架在两座山峰之上。桥下,碧绿的流水从乱石间穿过。响声正是从这里传来。

  大自然的力量是如此的神奇,为我们造就了如此壮观的景象。

  你看,这石拱桥的桥孔有近二十米高,跨度有五六十米,桥身上布满了不知名的野花小草。整座桥与周围的山水相映成趣,人站在这里真可谓“在图画中”了。

  你看,她没有任何人工雕琢的痕迹,显示出大自然那特有的自然之美。

  我忽然想到了设计并制造赵州桥的李春,他若见了香桥,感受如何呢?

  移步向前来到桥下一石壁前,“桃源真境”四个斗大的楷书深深地镶嵌在石壁中。我望着眼前优雅的景色,仿佛置身于陶渊明所描绘的那世外桃源。

  “峰峦环绕成佳境,泉水潺缓激乱瞧……”。

  一位游客在朗读石壁上的一首诗。声音把我从世外桃源带了回来。

  继续拾级而下,到了桥底,只见一座小木桥横跨在潺湲流水之上,桥下有桥,别有一番景致,这如画的景色,我想李白也会为之动情而诗兴大发的。

  踱过小木桥,漫步在一条石板小道上,小道沿着小河蜿蜒向前延伸,眼下虽然说是深秋了,但这里满山遍野还是郁郁葱葱的。小鸟的叫声时时灌入耳里,哪里有什么秋天的影儿?哪里像欧阳修《秋声赋》中所描绘的那样肃杀可怕?

  随着小道的蜿蜒伸入,景色越来越见幽雅,那弯弯曲曲的小道,水光潋滟的河水,以及峰峦叠翠的群山,从不同角度构成了一幅幅青绿山水画。这美不胜收的画山绣水,使我目不暇接,我只有把这美丽的风光摄入相机中,留待以后慢慢地欣赏。

  在回来的路上,我望着窗外田野里那沉甸甸稻谷,心里不免一动,秋天是收获的季节,而我经过今天的秋游,有什么收获呢?

  “美景更在深山中”我猛然想起了那位游客的话。

  是的,美景更在深山中!

  (作者单位:广西柳州市露塘地区检察院)

  编辑:万晓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