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韩兵)1月27日,在黑龙江省第十二届人代会牡丹江团的讨论室里,看到牡丹江市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张剑秋就在会场,代表们热情地讨论起该市两级检察院的未成年人检察工作。
应代表要求,张剑秋简单介绍了多次写入检察工作报告的“冬梅姐姐”工作组——1998年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东安区检察院成立未检工作组,统一负责牡丹江市东安、西安、爱民、阳明4个城区基层检察院的未成年人检察工作。2012年,该院成立未检科,设计了“冬梅姐姐”卡通形象,运用“维权东安”微博和“东安检察”微信公众号解答网友提出的法律问题。“他们在全省率先成立未检科,通过实施‘受、捕、诉、监、防、帮’六位一体工作模式,将维权工作向前延伸至受案阶段,帮教工作向后拓展至服刑阶段。建立了‘挽救帮教基地’,通过接受数控、汽修专业技能培训,使涉罪未成年人顺利回归社会”,张剑秋说。
“19年漫漫护花路,‘冬梅姐姐’团队共挽救涉罪未成年人2660余人,诠释了人民检察官对未成年人的关爱与责任。2013年至今,经‘冬梅姐姐’团队帮教考取大学的涉罪未成年人达22人。”提起牡丹江市两级检察院的未检工作成绩,黑龙江大学满族语言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赵阿平代表深有感触地说。
“在2017年5月的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开放日活动上,‘冬梅姐姐’团队又被邀请亲临现场,作为全国五个优秀未检团队之一,向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展示工作成绩。”牡丹江市朝鲜族中学教师徐春姬代表对“冬梅姐姐”去年的工作了如指掌。
“‘冬梅姐姐’已成为黑龙江省著名的未成年人检察品牌、名片,起到了突出的引领示范作用。”黑龙江省第十二届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秦炳芳代表骄傲地向记者介绍。讨论中,代表们纷纷表示,希望“冬梅姐姐”团队继续护花旅程,为广大未成年人建立起一个充满温情的法律之家、亲情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