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3月12日,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蔡宁做客正义网、新浪网联合推出的“2017全国两会系列访谈”时表示,检察机关要坚持积极推进阳光司法,促进司法行为更规范,人民监督更方便,不断提升检察公信力。
司法没有特权,必须依法规范
2016年,为了巩固规范司法行为专项整治工作的成果,河南省检察机关部署开展深化规范司法行为专项整治工作“回头看”,围绕职务犯罪侦查“八项禁令”,重点查摆举报线索管理不严密、随意初查、立案不规范、违规适用指定居所监视居住、执行同步录音录像制度不严格、限制律师执业权利、涉案款物管理处置不规范和打探案情干预办案等八个方面问题。
谈及“回头看”的成效,蔡宁向记者介绍,深化规范司法行为专项整治工作开展以来,河南省检察机关共开展评查活动36次,评查案件1250件,在为期3个月的指定居所监视居住执行监督专项检查中,对25名司法行为不规范干警进行了严肃问责。
“全面运行统一业务应用系统,切实加强了对案件办理的监督管理。”蔡宁说,通过业务应用系统实现业务信息网上录入、业务流程网上管理、业务活动网上监督、业务质量网上考评,使网络运行成为检察机关规范司法的“硬制约”。
此外,在实践中,河南省检察机关还注重发挥控告申诉检察职能对规范司法行为的反向审视和促进作用。“我们的这一做法,被最高人民检察院转发。”蔡宁向记者介绍。
正义应以看得见的方式实现
公开促公信。访谈中,蔡宁表示,要坚持把案件信息公开作为检务公开的核心,除依照法律规定不能公开的以外,一律向社会公开,“正义不仅要实现,而且应当以看得见的方式实现”。
在蔡宁看来,让正义看得见,就要通过司法公开着力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数据显示:2016年,河南省检察机关共公开不起诉决定书,判决、裁定已生效案件的起诉书、抗诉书等法律文书35243份,发布重要案件信息18498件,公开案件程序性信息109104条。
蔡宁表示,检察机关要探索检务公开新途径,在加强检务公开大厅等实体平台建设的同时,还要加强检察官方微博、微信、客户端建设,实时动态发布检察信息。
记者了解,目前,河南全省三级检察院已实现“两微一端”平台全覆盖,河南检察新媒体被评为“全国检察系统十佳”,微信关注人数达12万人,发布总量居全国检察系统前列。
蔡宁举例说,2016年12月15日,河南全省三级检察院同步开展“检察开放日”活动,近4000名社会各界代表走进检察机关,零距离感受检察工作,河南省检察院利用新媒体对活动全程网络直播,当天网民点击阅读量400多万人次。
把监督作为改进工作的强大动力
监督促公信。蔡宁对记者说,河南省检察机关始终把接受监督作为加强和改进检察工作的强大动力,坚持重大事项、重大问题、重大案件及时向党委、人大请示报告,自觉接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和社会各界的监督,主动接受法院、公安机关的制约,认真听取律师意见。
“我们坚持全省三级检察院班子成员走访、联系代表委员制度,定期通报检察工作重要情况。”蔡宁说。
2016年,两批共30名省外全国人大代表视察河南省检察工作。此外,河南省检察院还首次组织在郑州、洛阳、平顶山、安阳、新乡、南阳、商丘、信阳、周口、驻马店等10个市开展邀请省人大代表交叉视察检察工作活动,116名省人大代表应邀视察检察工作。
“检察事业要发展,不仅需要检察机关自身的努力,更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和支持。衷心希望社会各界和广大网友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监督检察工作。”在访谈结束时,蔡宁向记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