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戴佳)“去年我们几名军队代表共同提交的一份建议得到解决了,效果还不错。”全国人大代表、中央军委联合参谋部某部政治处主任费玲说。
费玲所说的建议是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她与其他14名解放军代表联名提出的《关于解决军人家庭涉法问题的建议》。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纵深发展,官兵本人及家庭涉法问题日趋复杂,呈现出涉及领域广、知法用法少、协调处理难等特点,导致官兵思想发生波动,诱发事故案件,存在安全隐患,影响部队建设。”究其原因,费玲分析说,主要是涉法内容广泛,而部队法律专业人员少、知识相对局限,加之官兵对部队解决涉法问题的期望值高,而与地方政府、司法机关等处理军人家庭涉法问题的复杂性形成矛盾。针对以上问题,费玲建议,密切军地协作,拓展处理军人家庭涉法问题渠道。
费玲提出,由于受时间、距离、资源等因素限制,基层部队协调处理涉法问题的途径相对单一、手段相对局限,有关政府部门在军人家庭涉法问题处理上出现“拖延时间”“不闻不问”“侵害权益”等情况,部分地方人员还存在凭“感情办事”、凭“关系办事”、凭“心情办事”的现象,造成军人家庭涉法问题复杂多变、处理周期长以及审理后难以执行,给部队单位、官兵个人及涉法家庭都造成了一定负担。
她建议,建立完善军地情况互通机制和相互监督机制,进一步完善相关法规制度,细化规定条款,增加强制性条款,对地方处理军人家庭涉法问题的时限、责任、标准等进行明确,制定对应的奖惩机制。建议在县级以上地区建立“军人军属涉法投诉中心”,与涉法家庭长期保持联系,定期通报案情进展,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加大对侵犯军人军属合法权益行为的打击力度。建议把处理军属涉法问题纳入双拥共建工作中,作为评定地方开展双拥共建工作质量的重要指标,努力营造拥军优属、自觉维护军属合法权益的良好氛围。
针对费玲等15名解放军代表联名提出的《关于解决军人家庭涉法问题的建议》,2016年6月28日,最高人民检察院作出答复意见。
答复意见表示,检察机关要密切军地协作,加强涉军司法服务,并将处理军属涉法问题纳入双拥共建工作。要求地方各级检察院进一步完善办理军属涉法问题处理机制,根据案件实际,将案件办理进度情况或重要节点及时通报部队,使部队及时了解并监督办案,最大限度地维护军人及军人家庭合法权益。
2016年7月29日,最高检开展以“加强军地协作、维护军人权益”为主题的检察开放日活动,邀请解放军团的14位全国人大代表到最高检参观、座谈。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曹建明参加座谈,面对面听取代表意见建议。
座谈会上,代表们从立足检察职能进一步加强军地协作,服务保障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依法打击犯罪,维护国防利益和军人军属合法权益;深入基层部队开展法治宣传、提供法律服务等方面提出许多中肯、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建议。
曹建明边听边记,并不时与代表们交流。他强调,各级检察机关要不断深化军地检察协作,切实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为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根据邀请参加活动的解放军团14名代表的意见建议,最高人民检察院和中央军委政法委员会日前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军事检察机关与地方检察机关协作工作的意见》(下称《意见》)。据了解,《意见》对2012年7月26日最高检和原解放军总政治部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军事检察机关与地方检察机关协作工作的意见》作出了修订完善。
修订后的《意见》从六个方面明确了军地检察机关协作的主要内容:一是共同服务保障经济社会及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发展;二是共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和部队纯洁巩固;三是共同维护国防利益和军人军属合法权益;四是共同促进反腐倡廉建设;五是共同促进检察队伍建设和基层基础建设;六是共同促进检察信息一体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