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秋娣是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南宁市统战部副部长兼市工商联党组书记。对检察工作,她一直比较关注。日前,记者走访了黄秋娣代表。
记者:您一直关注检察工作,与检察机关联系多吗?
黄秋娣:今年是我当全国人大代表的第五个年头。在这几年里,检察机关通过召开座谈会、赠阅报刊资料、组织专题视察等方式,让我加深了对检察工作的了解。
自治区检察院检察长张少康还为我们代表开辟“绿色通道”,制作专用信封,让我们的意见和建议能在第一时间到达自治区检察院领导的手上。与此同时,自治区三级检察院还建立了“院领导班子联系代表委员”的工作制度。比如,专门负责联系我的就是南宁市检察院检察长黄建波。检察机关与代表之间,联系比较密切。
记者:您对广西的检察工作有何评价?
黄秋娣:我在南宁市生活和工作,对南宁市的检察工作了解得更多一些。以南宁市两级检察院的工作为例,我觉得检察机关2011年在保持经济发展、维护国家安全和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出台了很多有效的措施,做了很多工作。
记者:能具体说些事例吗?
黄秋娣:比如,南宁市各级检察院这两年一直在做一个主题实践活动——“四走进、四服务”,即走进企业、走进社区、走进农村、走进基层,服务经济、服务社会、服务群众、服务基层。在这个活动中,检察机关确实为党委、为政府分忧,为群众提供法律服务,也为经济发展发挥了护航作用。还有,南宁市邕宁区检察院为五象新区的征地拆迁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确保邕江大学新校区如期开工、如期使用;上林县检察院加强与公安和其他职能部门的协调,为企业周边治安治理做了富有成效的工作;马山县检察院在工作中积极向政府提供检察建议,特别是在协助政府做好危旧房改造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方面,提出很好的建议,保障了民生民利。
记者:作为工商联党组书记,您很关心民营经济的发展。那么,检察机关服务民营经济方面做得怎样?
黄秋娣:2011年,自治区各级检察机关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为民营经济在困难和挑战下依然蓬勃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针对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生产经营成本高、税费过高、融资难、招工难”等难题。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而这些政策的落实,需要包括检察机关在内的广大司法机关提供良好的法治环境,良好的“软环境”增强了民营企业保生存、谋发展的信心与决心。
记者:2012年,您对检察机关在服务民营经济发展方面有哪些期待?
黄秋娣:期盼各级检察机关在2012年更加自觉主动地为民营经济发展服务,增强为民营经济“保生存、谋发展”服务的意识,加大对破坏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犯罪活动的打击力度,依法从严、从快查办涉企职务犯罪案件,切实维护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增强其安全感。
另外,也希望检察官们在繁忙工作之余,能多深入企业、送法上门,帮助其建章立制,堵塞管理漏洞,提供法律培训,引导企业依法经营,为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