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大力代表:全面实施新时代首都强检战略
敬大力 北京市检察院检察长
北京市检察机关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讲政治、顾大局、谋发展、重自强”,突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这个主题,强化制度体系和基层基础建设这个主线,围绕提高首都检察工作现代化水平,树立首都意识、坚持首善标准、体现首都特色,提出了走政治强检、履职强检、改革强检、素质强检、科技强检、公信强检之路的新时代首都强检战略。
近年来,北京市检察机关推行一系列举措,推动新时代首都强检战略落地实施。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积极推进政治强检;坚持“好的做优、差的做好、新的做实、总体做强”,全面履行检察职责,积极推进履职强检;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构建新型检察管理监督制约体系,积极推进改革强检;以检察专业体系为基础全面加强检察专业化建设,积极推进素质强检;深化北京检察科技信息中心建设,积极推进科技强检;深化检务公开,认真做好代表委员联络工作,积极推进公信强检。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全面加强自身建设,推进全市检察机关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从严治检。
(本报记者简洁整理)
宫鸣代表:主动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
宫鸣 天津市检察院检察长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阻挡不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脱贫攻坚的前进步伐,注定会在史册上留下熠熠生辉的华彩篇章。
2020年开局就是决战,举国上下众志成城共战疫情。天津市检察机关在做好自身防控工作的同时,积极发挥检察职能作用,主动服务疫情防控大局、提供有效司法保障。重拳打击扰乱医疗秩序、防疫秩序、市场秩序等违法犯罪;积极履行检察公益诉讼职能,加强源头防控,深入一线服务民营企业复工复产,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建设美丽天津、健康天津贡献了检察力量。全市检察干警以强烈的政治担当和高度的紧迫感,忘我投身到疫情防控一线。
天津检察践行新发展理念,自觉服务中心工作,全力为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筑牢拱卫首都安全的政治“护城河”。主动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实施,不断完善“公益诉讼京津冀+”和“环渤海公益诉讼”机制,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为推动源头治理和全流域治理提供司法保障。探索创建“三级联动”办案机制,全力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为创建“无黑”城市贡献检察力量。不断更新司法检察理念、创新监督办案方式,全面推进“四大检察”,刑事、民行检察业务指标持续向好,检察公信力持续提升。
(本报记者陶强整理)
杨景海代表:始终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
杨景海 山西省检察院检察长
2019年,山西省检察机关以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学习、大调研、大落实、大提升”为抓手,认真履行新时代检察机关的使命和职责,坚守底线,勇攀高线,争创一流业绩,为服务保障全省高质量转型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山西省检察机关将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认真落实中央、最高检和省委决策部署,贯彻“讲政治、顾大局、谋发展、重自强”总要求,把握“稳进、落实、提升”检察工作主题,紧紧围绕省委“四为四高两同步”发展总体思路,不断解放思想、更新理念,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进一步深化改革、优化管理,努力提升法律监督能力现代化水平。以办案强监督、以监督促办案,做到常规工作抓规范,重点工作出亮点,在凸显司法效果和监督权威上取得新突破,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需要。始终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持续抓好业务能力提升,着力加强基层基础建设,抓好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突出问题的整治,努力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生态。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法治自觉、检察自觉全面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检察工作,为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营造有利司法环境。
(本报记者梁高峰整理)
高继明代表:不断增强群众司法获得感
高继明黑龙江省检察院检察长
一年来,黑龙江省检察机关始终以高度的政治清醒、强烈的政治担当,充分发挥维护国家安全、确保社会大局稳定的职能作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平安和谐的新需求;始终以“局内人”定位、“行动派”自觉,紧紧围绕“六个强省”战略部署,立足司法办案,积极探索创新助力黑龙江振兴发展的有效实现形式;始终把维护司法公正作为法律监督的核心价值,坚持在办案中监督、在监督中办案,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和信任度;始终坚持以公益诉讼工作为切入点,充分发挥检察机关在参与社会治理中的制度优势和资源优势,积极促进健全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体系;始终牢固树立监督者更要自觉接受监督的意识,认真倾听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意见建议,不断推进检察权依法规范行使;始终把加强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努力打造高素质检察队伍。
2020年,全省检察机关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对检察工作的绝对领导,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稳进、落实、提升”为工作总基调,以制度建设和制度执行为根本,强化法律监督职能,切实履行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确保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职责使命。
(本报记者韩兵整理)
顾雪飞代表:转理念抓落实提水平
顾雪飞 河南省检察院检察长
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河南省检察机关将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法治自觉、检察自觉,持之以恒转理念、抓落实、提水平,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各项检察工作,努力为河南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保障。
一是在为大局服务、司法为民上抓落实、提水平。积极适应疫情防控常态化要求,紧紧围绕企业复工复产、三大攻坚战、扫黑除恶、群众来信件件有回复等中央、最高检及省委重大决策部署,立足检察职能,进一步精准对接、强化措施,用实实在在的数据和典型案例说话,努力为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贡献检察力量。二是在转变司法理念做强做实业务上抓落实、提水平。认真学习贯彻最高检一系列新理念新要求,以理念变革引领工作转型,持续推动“四大检察”全面协调充分发展,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优更实的法治产品、检察产品。三是在优化检察管理增强履职能力上抓落实、提水平。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顺应司法改革方向和信息化智能化潮流,大力推进检察工作标准化、智能化、精细化、专业化、规范化建设。四是在全面从严治检夯实基层基础上抓落实、提水平。坚决扛稳抓牢管党治检主体责任,努力建设一支过硬检察队伍。
(本报记者刘立新通讯员齐广需整理)
冯键代表:持续优化强化法律监督
冯键 四川省检察院检察长
2019年,是检察机关内设机构改革和职能职责深入调整之年。在最高检的统一部署和省委的关心支持下,四川省三级检察机关完成内设机构改革,按照案件类型重组业务机构,市级检察院内设机构减少4.6%,县级检察院内设机构减少47.5%。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四大检察”法律监督格局已经形成。
2020年,四川省检察机关将持续优化强化法律监督,进一步转变监督理念,调整监督重点,创新监督方式,提升监督能力,推动检察监督工作从“能不能”“有没有”向“好不好”“优不优”的更高层次迈进,推进“四大检察”“十大业务”全面协调充分发展。在刑事检察方面,履行好刑事诉讼主导责任,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依法“可用尽用”,做到在办案中监督、在监督中办案。在民事检察方面,提升监督效率和精准度,努力做到案结事了人和。在行政检察方面,紧盯案结事未了、有矛盾化解可能的行政申诉案件,开展促进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专项活动。对涉疫情民事、行政纠纷,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力促调解与和解。在公益诉讼检察方面,进一步稳规模、调结构、重质效、塑品牌,积极、稳妥开展公益诉讼案件“等”外探索。
(本报通讯员刘雷霆记者曹颖频整理)
杨春雷代表:加强民生保障和社会建设
杨春雷 陕西省检察院检察长
2020年,陕西省检察机关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以只争朝夕、真抓实干的劲头和勇立潮头、争当时代弄潮儿的志向气魄,推动新时代陕西检察工作取得新气象新作为。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大步伐方面体现新担当,严厉打击非法经营、操纵市场、强迫交易等犯罪,依法平等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加大5G、物联网、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兴产业领域的产权司法保护力度。在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方面凝聚新力量,围绕一带一路建设、新时代西部大开发等重大战略实施,加强区域司法协作、平安联建、公益诉讼等工作。在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方面彰显新智慧,持续深化秦岭生态环境保护专项监督活动,突出秦岭“中央水塔”生态保护,加大黄河、渭河、汉丹江等重点流域生态环境治理及破坏环境资源犯罪打击力度,强化汾渭平原大气污染防治专项监督,坚决打赢蓝天、碧水、净土、青山保卫战。在加强民生保障和社会建设方面凸显新成效,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全力打赢三大攻坚战,依法严厉打击黄赌毒、电信诈骗、“两抢一盗”等犯罪,持续抓好“一号检察建议”督导落实,加强对红色资源和历史文物的保护。
(本报记者倪建军通讯员苏鹏整理)
朱玉代表:扎实推进“六项重点工作”
朱玉 甘肃省检察院检察长
过去一年,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发展作出了许多重要指示,对政法工作、检察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为甘肃省检察机关提供了思想指引、行动指南和强大精神力量。一年来,全省检察机关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党对检察工作的绝对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依法履职,强化政治引领,服务中心大局,深耕主责主业,不断推动检察工作创新创优发展。
2020年是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也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甘肃省检察机关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讲政治、顾大局、谋发展、重自强”总体要求和“两聚焦一结合”工作思路,深入实施“亮点品牌创建”工程,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法治自觉、检察自觉,扎实推进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服务保障打赢脱贫攻坚战、加强生态环境司法保护、优化营商法治环境、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等“六项重点工作”,切实履行好“四大检察”“十大业务”等各项法律监督职责,进一步巩固深化司法改革,持之以恒加强队伍建设,为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本报记者南茂林整理)
韦震玲委员:公开听证让公平正义可触可感
韦震玲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检察院副检察长
近年来,最高检大力推行在司法办案中运用公开听证手段。作为全国政协委员,我一直关注和力推公开听证办案方式,自己也率先采用这种方式来办理案件。为了让公开听证越做越好,我也积极建言献策,不断改进和完善这项工作。目前,在广西各级检察机关充分运用公开听证参与社会治理、化解社会矛盾、促进司法公开、倒逼案件质量和效果提升已成为一种常态。对是否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羁押必要性、拟作不起诉决定、群众申诉案件、公益诉讼案件等进行公开听证。通过引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律师、人民监督员等第三方参与,对案件事实和证据进行审查评议,同时也让社会各界和申诉人及家属参与进来,进一步畅通申诉人诉求表达机制,在程序上进一步保障申诉人的权利,增强司法办案透明度和公信力。运用公开听证的形式有利于摆事实、讲法律,增强案件的公开性、说理性,减少矛盾对抗,消解社会裂痕,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确保案件得到公正处理。公开听证既是检务公开、听取民意的过程,也是检察机关接受社会监督、规范司法行为的过程,将检察机关司法办案活动更多地置于阳光之下,有效践行了“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要求。
(本报记者邓铁军整理)
[责任编辑: 佟海晴]